影视剧常出现的“副官”是个什么职务,在军中的地位高吗

2020-09-15 23:50:18 作者: 影视剧常出现

相信大家在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见过副官这个角色,比如《亮剑》中的孙副官和《老九门》中的张副官。

他们有的在长官身边颐指气使、威风凛凛,号令各部莫敢不从;有的则跟着上司唯唯诺诺、一声不吭,存在感低得甚至连句台词都没有。如此巨大的反差,不禁会让人们产生很多疑问:

副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务?它在军中的地位到底如何呢?

副官的由来

想要弄清副官是个什么职务,我们就得首先搞明白副官是怎么出现的。

副官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清末新军中

,按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台的新军营制条令,规定在每军设

“护军官一员,经理庶务,管辖制内弁目兵役;执事官一员,随同护军官办庶务。”

军之下的镇一级,则设中军官一员、执事官一员,中军官的职责相当于军一级的护军官;再往下的协、标中,则只设执事官一员管理庶务;标之下的营、队,则不再设执事官。

民国成立后,原先的

“镇、协、标、营、队”

体系被统一改为今日人们所熟知的

“师、旅、团、营、连”

。而原先军中各级军官的名称也有改动,例如

“统制”改为师长,“统领”

改为

旅长

等。相应的

护军官、中军官、执事官

也变了称谓,

其中护军官、中军官称副官长,执事官称副官。

“副官”的最早出处,便是源自于此。

那么,副官长和副官都负责什么事务呢?

按照民国军规,各军的司令机关由参谋处、副官处、秘书处、军械处、军法处、军需处、军医处共七部组成,但习惯上称为

“八大处”

。其中,副官处职责为:

1、管理平时人员、马匹各名簿及人员之补充,考察各旅、团、营关于经理各事宜;

2、调制全军人员统计表;

3、军司令处物品之补充;

4、掌理命令所关事物及命令传达;

5、掌理司令处内之人事攸关事宜;

6、掌理各项命令之勤务;

7、掌管来往文牍、信件之传达;

8、经理司令处内一切之庶务;

9、管理司令处内之马弁、护兵、匠夫;

10、维持司令处内之军纪、风纪;

11、管理司令处内之守卫。

(以上节选自《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P115)

而在人员编制上,军一级的副官处编有上校副官处长1人,中校、少校副官各3人,上尉副官4人。而在军之下的师一级,仅设副官长1人、副官2人。到旅、团、营各级,则没有副官处长、副官长之编制,只配副官1至2人,负责本部队内一切庶务及命令传达、警卫、风纪等事项。

国军中的副官

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军队体制上基本沿用北洋时期的旧制,对于副官处、副官处长及副官长、副官的职责设定也与北洋大同小异。

以1938年订制的《陆军暂行编制纲领》为例,

陆军师设参谋、副官、军械、军需、军医、军法

六个部门,习惯上仍称“八大处”,其中副官处编制有:中校副官处长1人,少校副官1人,上尉副官1人,中尉副官3人,同上尉书记1人,同中尉书记2人,同准尉书记4人,少尉司号长1人,另有一个辖16人的传达班。

而在旅一级,仍不设副官处与副官处长,只设少校副官1人、上尉副官2人、中尉副官3人。不过,

编制表上没有,不代表实际中真的没有。

其实当时的各路军阀(包括中央军在内)出于各种目的,

在编制之外私设各类官职的情况屡见不鲜。

不过,正常的国军部队,基本都沿用了这套官职编制体系。

此后直到1949年,国军中的副官处仍是仅次于参谋处的第二大处;副官处长也是除军队主官外主官庶务、传达、军纪、内卫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