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是武将的最高追求,其实能进武庙,也是武将的终极目标。同理,进文庙也是所有文官心中永恒的理想。那么有没有人能同进文武庙呢?
同进文武庙意味着此人必须是文武全才,还是在文武两方面都有过人的建树。这个要求很难达到,但中华之大,总会有人以过人的天赋完成常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诸葛亮,还有我们本文要说的杜预。
诸葛亮和杜预是几千年历史中唯二的同进文武庙的两个人,其中诸葛亮在唐玄宗时期进武庙,与白起、韩信、孙武等同为武庙十哲之一。明朝永乐年间进文庙,得到了在孔子下方吃冷猪肉的机会,也得到了文武全才的最高级别认可。
杜预进文武庙的时间要比诸葛亮早,唐太宗即位后诏令选取历代先贤22人配享孔子,杜预就是其中之一。唐玄宗时期为古代名将四十六人设庙享奠,“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就在其中。
由此可见从春秋到唐朝,同时进入文武庙的只有杜预一人。整个封建历史第二个同时进入文武庙的诸葛亮,要等到数百年后的明朝才能获此殊荣。从时间顺序上来,杜预比诸葛亮早多了。
诸葛亮我们都了解,正史中他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刘备去世后更是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兼灵魂人物。野史就更不用说了,在演义小说中这人已经算无遗策到多智近妖的程度。那么杜预有什么本事呢?他为何能同进文武庙,在时间上还在诸葛亮前面?
咱们先来大致说一下杜预的生平。杜预出身不错,他的祖上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汉宣帝刘洵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绝对是拿得出手的人物。祖父杜畿乃曹魏名臣,担任十六年河东太守,也是一位不容小觑之人。但他与荀彧关系太好,荀彧是一位有能力的汉臣,他可以帮曹操打地盘,却不能容忍曹操盗取大汉的房本,最后死的不清不楚。杜预的祖父与荀彧关系好,自然当不了曹操的心腹,因此杜畿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曹丕称帝后时来运转,得到尚书仆射的官职和亭侯的爵位。
总体来说杜畿混的还算不错,但杜预的父亲杜恕就不行了。他弹劾大将军曹真的弟弟曹璠而被打压,曹璠之侄曹爽执政期间又想置他于死地,当时已经被定了死罪,这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家失势,杜恕这才捡回一条命,几年后就去世了。最这种情况下,杜预虽说是官宦子弟,但童年青年时期,绝对算不上条件优渥。
客观条件不好,但杜预却没有埋怨父亲不会做官,也没有从高处跌落的尴尬。目前处境不妙,那就向竹子一样努力扎根吧。终有一天乌云散去,自己就可以节节攀升。事实也真是如此,司马昭掌权之后杜预得到重用,一身才华终于得到施展。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全才青年杜预的成就。这些傲人的成就,就是他得以同进文武庙的一个个台阶。
第一方面,著书立说。
《晋书》中说杜预经常说王济喜欢马有马癖,和峤喜欢钱有钱癖。晋武帝听说此事后就问杜预“卿有何癖?”
杜预答“臣有《左传》癖”。“左传癖”这一典故由此而生。杜预不仅喜欢读《左传》,还喜欢为《左传》做注解。他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所有注解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即便是如今,这本书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杜预参与了《晋律》的修订,并且完成了《晋律》中所有注解工作。杜预主张明确区分律、令,这是我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把刑法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区分开来。他还说法律是官吏量刑的标准,不是讲道理的书,因此应该精简条目,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来百姓才能明白。在杜预的坚持下,《晋律》获得“实曰轻平,称为简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