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书画上,总会有很多印章和题字

2020-09-17 22:41:29 作者: 为什么古书画

有时候我们会在博物馆或者拍卖行中看到一些古董书画作品,但如果我们观察的细致一点的话,就会发现在这些书画作品上,除了作品本身,往往还有着大量的其他内容,包括在前面或者后面的小字或者大量的印章。

关于这些前面或者后面的小字,其实是大有来历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就写到“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

简单来说,这书画作品前面的这些话,叫做“题”,也就是题款,在画上题写诗文为叫做题,而在画上记写年月、写下姓名或印章,则称为“款”,这两者要写于作品之前。

而写在作品之后的,则被称为“跋”,主要用来说明写作的经过或者评价内容。

上图_ 北宋 书画《睢阳五老图册页》附书法题跋 (局部)

上图_ 乾隆皇帝用来“落款”的印章

至于书画上的印章,其实主要分为三类,其一是作者本人的印章,作者会在作品完成之后印下名章,其二是题跋人的印章,其三是收藏人的印章。

随着书画作品流转的时间越来越长,收藏和为之题跋的人越来越多,就导致了现在书画其上的印章和题跋越来越多的情况。

起初宋朝题跋者大多是“多不用款”,而等到元朝题跋之风盛行的时候,就成了题跋“每侵画位”。

“题跋之风”,究竟是怎么愈演愈烈的呢?

这还要中国书画和中国文人本身的特点说起,在中国,画者首先是一位文人,有着非常的文化素养,所以中国的书画有着诗、书、画、印一体的特点。就是因为这种特点,才渐渐发展出来题跋这一独有的艺术形式,甚至成为了书画作品本身必不可少的结构要素。

上图_ 米芾(1051-1107),初名黻

起初在唐朝时,也有文人喜欢对绘画作品进行一些评鉴,但他们很少直接将之题写在画面作品上,而是在另外的纸张上进行评价。这种直接在作品上题诗写字的风气,始于北宋的苏轼及米芾,而在宋之前,没有在画作上题款的行为,即使有作者想要题名,也只是在很不起眼的角落上小心的签上自己的名姓而已。

譬如说顾恺之的《女史箴》,我们就可以在画作的末端看到顾恺之的名款,不过与箴文的笔法有所不同,多认为是后人所添。

而我们现在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是,这些独立于画作的,后加入的文字,有签名之意的为“款”,有题目之意的为“题”。

具体的来说,题跋之风是怎么兴起的呢?

上图_ 文徵明题跋

一、苏东坡开的好头

钱杜在《松壶画忆》上说:

“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纪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惟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矣。元惟赵承旨犹有古风,至云林不独跋兼以诗,往往有百余字者。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明之文沈,皆宗元人意也。”

可见,唐之前书画作者少有题名,就算题名,也只是写小字藏于“树根石罅”,甚至有些作者虽有丹青,但却写不来一手好字,惭愧之下,只能落款于纸背。

在这种情况下,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落款者,这就是苏轼,这位老先生落款时非常豪横,就喜欢“大行楷”,甚至单独写个名字都不满足,遇到特别喜欢的作品时就会写上三五行评语。

上图_ 苏轼(1037年—1101年),世称苏东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