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由于清朝的绿营和八旗军腐败不堪,根本无法镇压叛乱。为此,清廷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湖南团练)。
湘军在与晚清各地农民起义军的作战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在最鼎盛时期,受曾国藩直接指挥的湘军有12万人左右,再加上其他湘军督抚的部队,湘军总兵力在30万—40万之间。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大本营”——天京之后,曾国藩不顾部下的反对,主动且快速的解散了湘军,并将一些人遣散回乡。
在中国历史上,因拥兵自重而丢掉性命的将领并不在少数,曾国藩之所以会如此快速的解散湘军,必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而其手下的将领为什么要反对呢?无非是担心没有兵权在手的曾国藩更容易被朝廷“过河拆桥”。
事实上,主动解除兵权的曾国藩事后并没有被“过河拆桥”,而且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打击,反而过得有滋有味,最终得以善终。
曾国藩是如何实现这种奇迹的呢?网友:姜还是老的辣!
首先,慈禧的支持。众所周知,慈禧通过“政变”获得了清廷的实际掌控权,但却仍然面临着皇室成员和一些满族权贵的威胁。当看到汉人在平定太平天国叛乱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时,慈禧便开始有意提拔汉人,用以对抗满族权贵。
因此,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的湘军将领,在解散湘军后,并没有受到打击。
其次,湘军骨干仍在。曾国藩解散的其实只是兵勇,骨干和将领们都留了下来,并被调往各地任职,一些人后来还成为了朝中重臣,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刘坤等人。
由此可见,湘军虽然被解散了,但湘军这一派系却越来越强大,一旦有人受到打击,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者,湘军虽然名义上解散了,但实际上却依然存在。湘军解散后,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汉人军种相继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淮军、楚军等其实是湘军的变种。因此,湘军虽然名义上解散了,但实际上却依然存在,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而已。
最后,汉人军队领撑起了晚清的半壁江山。由于晚清时期的八旗军腐败不堪,战力所剩无几,为了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抵抗列强的入侵,慈禧不得不仰仗汉人,如果打压了曾国藩,无疑会寒了所有汉人将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