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大多数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炫耀自己的学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然而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安心钻研学问,那么时间久了,便会在众人面前出丑,暴露自己的无知。
有一则笑话。
曾经有一位僧人,与一位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人敬畏,蜷缩着脚而卧。可是听着听着,就听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便问道:“请问相公,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士子回答:“是两个人。”僧人又问道:“那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士子答:“当然是一个人。”僧人笑了,然后说道:“这样的话,且让小僧伸伸脚。”
在我们谈论的时候,对于我们了解不清楚的事情,宁可不说,也不能随意乱说。当我们不说,别人并不一定知道我们不知道,而一旦我们说出口,并且说错了,那么,就会被别人知道我们的无知,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再者,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情,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对于我们说的人来说,可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是图一时的痛快。
然而如果别人把我们的话当真了,甚至以此为依据去做事情,那么,建立在错误的依据上的行为,很可能对行为者本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有人说“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可见,言论在某些情况下,影响是多么的重大。
所以儒家才有“讷于言,敏于行”的训导,告诉我们,一定要慎其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越是智慧的人,越是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善于沉默,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沉默。
杨修便是因为太“聪明”,而惹上杀身之祸。
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要地。屯兵时间很长了,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想要退兵回,又怕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这时候,有人进鸡汤,曹操看到鸡肋。正好有人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
杨修听到口令,便叫人打点行李,准备回去。
众人不解,杨修解释道:“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所以魏王要班师了。”
曹操发现军士们都在准备行装,疑惑,后得知是杨修之故。
于是大怒,将杨修斩首。
在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没有选择沉默,夸耀自己的聪明,看似聪明,实则是不明智的行为。而那早已洞察一切,却表现得好像不知道的人,看似愚昧,实则是有大智慧的。
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锋芒毕露,往往给自己招来祸患,而将锋芒隐藏,“知其雄,守其雌”,在最合适的时机,相机行事,一击必中,才是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