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美词: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2020-09-20 15:14:07 作者: 纳兰美词:忽

“落日与湖水,终古岳阳城。登临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欲问遗踪何处,但见微波木叶,几簇打鱼罾。多少别离恨,哀雁下前汀。

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人间无数金碧,未许著空明。淡墨生绡谱就,待倩横拖一笔,带出九疑青。仿佛潇湘夜,鼓瑟旧精灵。”清朝纳兰性德《题岳阳楼图》

可以这样说,纳兰性德,流传于世的绝大多数诗词,都带有个人隆重的伤感。虽然哀恻动人,但是大量的诗词集中在悼亡悲恸的情绪里,虽然引发人们深深的同情和共鸣,也不免疑惑,纳兰性德是否耽溺于此,或者才情仅限于如此狭小深邃的伤感空间?这与他文武全才,美玉出尘的盛名略有不符啊,另外悼亡伤感词作,虽以情动人,但是格局之小,伤感之深,也使越多人裹足不涉,因为活着的人,更需要的是一种正面的心灵体验,以抗击人生的风雨和磨难。

很难得找到一首纳兰性德的《题岳阳楼图》,让我们看到了另外风格的纳兰词。

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里,虽然涉足塞外江南,但是那都是皇命在身。作为贵胄出身的公子,其实和贾宝玉一样受制封建门庭的约束,学生时代长达22年,基本都是关在书斋和庭院。

一朝中举,登为进士,也不像寒门学子,因为求学或者游学经历,主动或被动到过许多地方。成为皇帝侍卫之后,虽然扈驾或者领受军事任务,但是身负职责和重任,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词作虽然多,但明显是有沉重的精神压力的。所以纯粹的游玩性质的远游,对于纳兰性德是非常少的,如果有,也集中在自家的庄园或者北平的近郊,朋友大半是比他大许多的名士名儒。

纳兰性德厌倦这种看似富贵,其实无所不在的限制里。但是少年高位的他连贾宝玉出家的资格都没有。宝玉可以中举之后,算是给父母一个体面的交代,去逃离这种阶层固化,不自由的生活,纳兰性德如果这样做,其结果可能是直接得罪皇帝,整个家族的未来不可预测。

但是压抑的心情总要有释放口。纳兰性德爱书好书,其实这也是很多贵家子弟无奈的出口,但天才和敏感的纳兰性德肯定不满足于此,在现实之外,画上的江山,成为不错的寄托,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落日与湖水,终古岳阳城。“

岳阳的历史,可以上溯夏商,秦汉之后属于长沙郡。屈原被流放时期,就在湘沅云梦之地,所以落日烟波,洞庭湖水自有从洪荒而来的存在感,岳阳楼就正是面临这古波浩水,楼与水,成为壮丽的景观。

”登临多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

岳阳楼之建,远在三国东吴时期,西晋南北朝称为”巴陵城楼“,可见是当时军事要地。但唐朝李白开始,这座城楼称为岳阳楼。岳阳楼在宋朝之后,历经几次战乱火灾,光清朝就重修4次,并无数次修缮。

为什么一座楼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它是重要的历史人文坐标和城市坐标。虽然最重要的是宋朝范仲淹的题《岳阳楼记》,但是自有历史以来,无数名家都吟咏过洞庭湖水,岳阳胜景,牵起的人名和诗章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

岳阳楼在湖南,离政治中心远,但是是在南北的交通线上,古代官员的升谪,南北旅客的停留,都会在岳阳或岳阳楼留下痕迹。

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刘禹锡,范仲淹,这些人的人生起伏,都没有错过在岳阳楼边,洞庭湖上的停留。

所以纳兰性德才说,登临,多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就算是不去岳阳楼,这些人的描述和感慨,也足以画出心中的岳阳楼。

“欲问遗踪何处,但见微波木叶,几处打鱼罾。多少离别恨,哀雁下前汀。”

那些过去的人已经消逝,留下的是那微微水波,萧瑟的秋叶,几簇渔网,一只雁子飞下汀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