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时期蜀汉内部的四大政治派系

2020-09-20 19:27:18 作者: 浅谈三国时期

益州派

蜀汉在立国时期,只有益州一州之地,荆州已经被江东集团攻取,这一点直到蜀汉灭亡也没有改变。那么益州派当然也会成为蜀汉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过益州派从刘焉时期就是被打压的对象;刘璋时期虽然有所缓和,但也未能真正成为益州的主要力量;刘备入川时期,东州派的表现更加迎合刘备,也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宽松的环境;在刘禅时期更是以荆州派作为主导力量。所以相对于其他派系而言,益州派显得有些弱势。

益州派的重要人物有黄权、张裔、李恢、马忠、王平、张翼、张表等人,黄权、张裔比较受刘备和诸葛亮的重视,可惜黄权在"夷陵之战"中因为归路被切断而投降曹魏,张裔也去世得很早。其余益州派人物中只有王平担任汉中都督这样一个重要镇戍长官,李恢、马忠、张翼、张表等人都仅为镇抚南中地区的庲降都督。

在政治中枢的方面上,马忠有过平尚书事的职权,然而这只是费祎出外作战的权宜之计,费祎班师回朝之后,马忠就回到南中。可以看到益州派是长期被打压的一个对象,对蜀汉或者刘备集团的军事、政治的权力的占比并不是很大。

荆州派

蜀汉荆州派从始到终都是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主导地位。以外来户统治本土力量,这在割据政权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刘备、刘禅包括刘焉、刘璋、孙策、孙权等人都是如此。因为一旦给本土力量太高的待遇,就容易让本土势力做大,进一步威胁作为外来户的统治者。这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有例子,比如"单骑入荆州"的刘表。刘表能够统治荆州是依靠荆州士族的支持,那么他也不得不给予他们较高的地位,从而架空自己的权益。

荆州派以诸葛亮为代表,诸葛亮出身并非荆州,而是徐州琅琊。但是他成长的环境,他缔结的人脉网络包括他的两个姐姐嫁娶而产生的姻亲关系,都与荆州有关。因此我们可以将诸葛亮视为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以诸葛亮为核心而组成的班底,是蜀汉真正的执牛耳者。荆州派的显贵人物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派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所具备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蜀汉第二任执政者为蒋琬,他是丞相府长史,也是荆州派系出身;接下来由费祎接替蒋琬的位置。费祎上文也提到过,他从定义上是属于东州派系,实际则未必,因为他也是荆州出身;在费祎之后出现一段姜维与陈祗共同执政的局面,姜维身份特殊不考虑在内,陈祗是东州派;在陈祗去世之后,诸葛瞻、董厥、樊建等荆州人又一次登上蜀汉政治舞台中心,与姜维进行竞争。荆州派的影响力继续发挥了作用,一直到蜀汉灭亡。

小结

总的来说蜀汉政治格局中荆州派系最强;东州派系次之;益州派系最次;北方元老派系虽然曾经比较辉煌,但是缺乏足够的生命力。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清楚的各派系地位的客观存在,但小编一向认为,以地域为标签将蜀汉人物划分派系,并且预设一个对立竞争的关系有些过于武断。

蜀汉内部虽不至于像曹魏、东吴那样激烈,但也不乏内部争斗。不过很多争斗与地域派系并没有关系,比如同为荆州派系的魏延和杨仪是权力、意气之争,而陈祗、姜维、张嶷与谯周、张翼、诸葛瞻、廖化之间多为主战和反战的分歧。当然在蜀汉的环境中,益州派确实处于底端(除了北方元老派),所以荆州派包括一些倾向于荆州派的东州派对益州派的打压应该是明显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