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到魏晋名士,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清谈”,而说到清谈,第一个反应则是“清谈误国”,实际上清谈究竟是指什么,实际并没有弄清楚。
比如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争起礼制口若悬河,实际政务却毫无发明,终致国家沦于异族之手,有人就在后面下按语说:“清谈误国”。他以为“清谈”就是迂阔不切时事的议论,也就是空谈,这完全是种误解。
清谈是由汉朝人的讲经发展起来的,汉朝人讲经,往往由一个叫“法师”的主叙理,一个叫“都讲”的主问难,这样的名目,在清谈中有时还能看见。
跟汉人讲经一样,魏晋人“清谈”也一种学术探讨活动,只是汉朝人讨论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魏晋人探讨的则是《易》《老子》《庄子》“三玄”,东晋又发展到佛经上面。魏晋人对于这辩论有时是投注了极大热情的,比如殷浩与孙盛辩论,往来数十番,饭热了一次又一次,始终没时间吃。
我们看汉朝人治五经,方法无非是读章句写章句,章句繁复,通人恶繁,只能靠功名利禄的来维持其诱惑力。而魏晋人则将研讨融入辩论,用好胜心驱使人们研读经典,如果要比较汉朝人跟魏晋人的治学方式的话,笔者觉得后者更为先进一点。
魏晋人清谈,除了说理逻辑要严密外,语言的华丽精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有学者说清谈实际和诗赋一样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就是很有见地的。清谈之于魏晋人,就犹如诗赋之于唐人,既是一种学术活动,也是日常娱乐的一部分。
彦士云集于名公巨卿日常坐上,两个名家辩论时,往往观者如堵,哪一方有佳言妙句,众人莫不抚掌称善,心满意足。
这种情景我们现在往往也能见到,不过是在麻将桌上。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人,还常常有令今人惭愧的地方,那时文人当政,日常起居以风雅相尚,魏晋人对坐清谈,唐人即席赋诗,比起酒山肉海吆五喝六的划拳发酒疯,似乎总要略高明些。
现在人常常说清谈误国,实际上清谈何曾误国,倒是国家误了清谈,羽檄交驰,狼烟蔽日的天空下,哪里找得到让读书人静静清谈的一片天空呢?#魏晋#士大夫#明朝收藏
跟汉人讲经一样,魏晋人“清谈”也一种学术探讨活动,只是汉朝人讨论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魏晋人探讨的则是《易》《老子》《庄子》“三玄”,东晋又发展到佛经上面。魏晋人对于这辩论有时是投注了极大热情的,比如殷浩与孙盛辩论,往来数十番,饭热了一次又一次,始终没时间吃。
我们看汉朝人治五经,方法无非是读章句写章句,章句繁复,通人恶繁,只能靠功名利禄的来维持其诱惑力。而魏晋人则将研讨融入辩论,用好胜心驱使人们研读经典,如果要比较汉朝人跟魏晋人的治学方式的话,笔者觉得后者更为先进一点。
魏晋人清谈,除了说理逻辑要严密外,语言的华丽精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有学者说清谈实际和诗赋一样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就是很有见地的。清谈之于魏晋人,就犹如诗赋之于唐人,既是一种学术活动,也是日常娱乐的一部分。
彦士云集于名公巨卿日常坐上,两个名家辩论时,往往观者如堵,哪一方有佳言妙句,众人莫不抚掌称善,心满意足。
这种情景我们现在往往也能见到,不过是在麻将桌上。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人,还常常有令今人惭愧的地方,那时文人当政,日常起居以风雅相尚,魏晋人对坐清谈,唐人即席赋诗,比起酒山肉海吆五喝六的划拳发酒疯,似乎总要略高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