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2020-09-24 19:32:38 作者: 历史可以作证

远在春秋战时期,邮传制度和道路开辟已相当成绩。作为将帅云集、军书频传的边要地大同地区来说,邮和传舍应是率先建立的。秦汉的馆舍和邮驿可分为亭、邮、驿、传,亭是供行客休息用,邮是传书机关,驿是传达消息,提供驿卒和交通工具,传是提供用车的。魏晋南北朝时,北魏在平城建都,到魏武帝时,葱岭以西再次打通,西域十六国纷纷派遣使献贡,西域高僧相继而至,“四裔往还极盛。”平城大同驿馆在数量上、规模上都是鼎盛时期。唐的邮驿以唐为盛,唐设驿主要用于传递军事消息,每三十里一置,每驿有马八至十匹不等。旅馆、饭店也很兴盛。

元朝时邮驿已很发达,有站赤、急递铺。所谓站赤是指驿;急递是指邮。站赤又有陆站、水站之分。陆站用马、牛、驴、车、轿以至徒步。“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当时大同属中书省所辖里各路的站赤。递组织严密,大多设有总急递铺,每十铺设一邮长,每错设铺丁五人,都要挑选壮健善走的人,腰束皮革带,挂着铃铛,持着长枪,带上文书,威权甚大,路途所遇的车马负重,都要为之让路,铃声传到下一铺所时,铺人要立即赶到门外等接文书,展转传递。

明代驿是由兵部车驾清吏司掌管。有会同馆、水马驿、急递铺、通运所。水马驿是元代的站赤,运输由递铺所掌管;

会同馆是指京师的站赤,又分南北两馆,北馆六所设在北京,南馆三所设在南京,有大使一员,副使两员,负责接待王府差遣人员和各国使臣。

水马驿每六十或八十里一置,要冲地方设马30-80匹不等,其余地方设马5-20匹。马又分上中下三等,马膊上悬挂小牌,写明等级;

水驿要冲设船10—20只,其余地方设船5一7只,每船有船夫十人。

递运所在陆路设置车辆,大车可载米十石,每车车夫3名,牛三头;小车车夫1名,牛一头。

急递铺十里设一铺,每铺设司一人,铺兵4-10人,由附近少壮男子充当,每铺还设日晷一个,分一昼夜为一百刻,规定每三刻旅行一铺,夜须行三百里。

在传递时使用两种帛书,其一是用来记载传递文书和当日传递的铺所的帛书。其二是用来记载文书到达所的时刻及本铺所的时刻以及本铺传递人姓名的帛书。

本递转人将文书送到下铺时,由到达铺所签押交收时刻,所转的文书要由寄发官司用绢袋封记,以牌书号。铺关在转递时,还要裹上软包,用油绢包好缚住,外用夹板束系,以保护文书不致破碎濡湿。如有损坏,要按其情节轻重论罪。文到后不问多寡,不分昼夜,即行递送。

明时凡用驿须持有符信,传递文书亦须盖有印信,同时要经过当地官府辨验,符信明称作“勘合”,用勘合也有着详备的规定,诸如传递诏旨,飞报军情,亲王进表,番属使臣进页,文武官员到任,职官有病等。

据明正德《大同府志》记载,当时大同所辖的驿递共有十五处。云中驿(在府治东)、瓮城口驿(在城南七十里)、安银子驿(在应县城内),山阴驿(在山阴县城内),上盘铺驿(在浑源州东关),王家庄驿(在浑源南120里),蔚州马驿(在蔚州城内),太白驿(在灵丘县城东),香山驿(在广昌县城内),倒马关驿(在广昌城南70里走马店),城东驿(在朔州城内),广武驿(在马邑县东南五里雁门关下),秀岭驿(在灵丘县城东四十里),西安驿(在怀仁县城东南30里疙瘩头),安银予递云所(在应县城内)。

大同府所辖小铺舍共计113铺。其中大同府、大同县共十一,有总铺(设在府治东南),东南路有五:寺儿村铺、南家庄铺、南留庄铺、南塔子铺、西浮头;南路有五:合河铺、溪村子铺、毛家皂铺、灰河铺、小长城铺。其次怀仁县有11铺,朔县有2铺,马邑有9铺,应县有9铺,山阴有5铺,应县有24铺,蔚州有11铺,广灵有9铺,灵丘有14铺,广昌有16铺。

清代邮驿仍由工部车驾清吏司所掌管,有郎中(宗室1人,满族1人,汉族1人),有员外郎(宗室1人,满族1人,蒙族1人),有主事(满、汉各1人。)除掌管邮政外,还负责掌管全国的马政,以充戎备。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