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一片山川盆地,何以成为“制霸”政权?

2020-09-25 12:58:56 作者: 四川盆地:一

四川盆地这块地方,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极其容易成为割据势力,控驭一方。

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性,让这块盆地免于战火的洗礼,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免受外来势力的侵袭。

川蜀的地理格局

川蜀大地的地理格局很多时候的确是完全封闭的。

因为在蜀地的东西南北四翼均为高山谷壑,这种地理格局的出现也原以为着蜀地的道路并不通畅。

更多的时候,蜀地道路由人工强行开拓而成。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川蜀大地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称呼:

巴蜀大地。

这个称呼因为四川盆地内部的地理格局分割而形成。

“府山川重阻,地大而要。”

四川盆地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它的内部地理格局并不统一,反而呈现出多样性。

西部:川西平原中部:川中平原东部:川东丘陵

这三块地理格局完美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成都平原。川西平原以成都为中心,川东丘陵以重庆为中心,成都和重庆的风土人情大不相同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地理格局的分割而形成。

地理格局的分割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直接造成文化的分割,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川西平原因为依靠都江堰这一巨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了其川东丘陵。

成都西侧有巨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东侧则有龙泉山作为天然屏藩,“天府之国”的美誉也由此而来!成都川西平原整块地域因为有都江堰的存在而变得仓廪充足,它能够成为川蜀地区最大的物资供应地,而且不易资源枯竭。

四川盆地的封闭性

我们可以看一下四川盆地的整体地形:

其实,这座盆地的东西南北四翼都被高山拱卫,构成了这块盆地的天然屏障,也让四川盆地成为了一个封闭性良好的天然避难场所。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大多数的割据政权更好的选择是稳居四川盆地,而不会选择轻易走出这个封闭性的盆地。

因为,对于这里的割据政权而言,走出盆地的代价要远远比捍卫四川盆地的代价更加的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盆地虽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可事实上,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性的盆地。

“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在四川盆地的四翼都有相应的通路:

东翼:两湖平原西翼:陇右高原南翼:云贵高原北翼:关中平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在中国古代王朝中,并没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更多的人类原始族群也并不希望朝着西翼、南翼两个方向进行发展。

更多的时候,居于四川盆地内部的割据政权,他们会选择从北翼、东翼两个方向或是对内防守,或是对外扩张。

只不过,从古至今,雄踞于四川盆地内的军事力量大多都控驭一隅之地,并不会对外进行疯狂的扩张。

四川北翼的关中平原,自古号称“八百里秦川地”,它对于四川盆地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从四川盆地北上的割据政权也有机会以关中平原为跳板,以此建立大一统王朝。

四川东翼的两湖平原,则是重要的财赋要地。只不过,东出两湖平原的代价要远远高于北出关中平原。

因为,东出两湖平原的可以凭借长江江流的流向顺江而下,可一旦战败,想要逆江顺利撤回成都并不容易。

制霸一方原因

从更小的视野来看,我们可以大体分析一下四川盆地北翼的地理格局。这块北翼地理格局可以划分三个地理单元:

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关中平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