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葬时,棺材被埋在地下,为何还要堆上“小土堆”?

2020-10-06 08:39:34 作者: 农村土葬时,

中国古代丧葬礼仪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土葬的发展历史可谓是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夏朝殷朝开始土葬文化便已经流行开来,直到现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还保留着土葬文化。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周礼》中曾记载着这么一句话“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可见对于古人来说,任何事物都应该做到落叶归根,人也一样,死后厚葬才能称得上是孝顺。

作为传统的丧葬方式,土葬在形式上十分的讲究。在古代,土葬与风水可谓是紧密相连,人死后的选址极为重要,因为那是逝者往生之后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找对了风水宝地,那对于那家人的后代来说就是福祉,若是找错了,那必定也会给那家人带来一些灾祸。农村的坟墓也极其明显,明眼人一看就知。除了明显的墓碑外,那尖尖的小土堆也是坟墓的标志。农村土葬时,棺材被埋在地下,那为何还要堆上"小土堆"?这又是什么讲究呢?

其实,坟墓的小土堆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是宣誓逝者的主权。农村地区的土坟墓不像城市中的陵园,有专门的记号和整齐规划,反而是随意选址的。再者,坟墓选址是由风水师来看的,其东南西北方向完全就是不定的,所以农村的土坟墓都是杂乱排列的,而且一般都是还未开垦的地方。所以坟墓的小土堆就是在宣誓此处有坟墓绕道走的意思。假如没有小土堆,都是完整的一块地,那谁也不知道此处地底下有个棺材,万一有人在此建房子或是开垦的时候,挖出一具棺材来,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件倒霉事,对于死者来说也是极其不尊重的。所以,为了让逝者安息,在掩埋棺材以后都会弄个小土堆。

其二就是挖出来的泥土的放置作用。当从地底下挖出来一个坑,埋进去一口棺材,那挖出来的泥土的处理也很重要。挖了一个棺材坑后,不可能直接就把棺材放进去就了事了,这也不符合下葬十分讲究的风俗。为了使棺材能够长时间的掩埋于地底下不腐烂,所以棺材上都会盖上泥土,而这泥土就直接采用挖坑带出来的泥土了,从而起到了保护棺材的作用。假如说没有这小土堆,那逝者就和曝尸荒野没什么区别。所以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也是对死者有个交代以及对死者的尊重。

其三,小土堆起着一个标记的作用。后人见此有个小土堆便知道有个坟墓在此,也就是提醒着后人每到清明或是祭祀时节的时候应该前来祭拜。除了对逝者的尊重以外,这也是一个家族香火延续的传统。假如没有小土堆,后人怎能在一片平地中找到自家祖先的坟墓呢?因为农村很多地区的坟墓并不会立墓碑,所以不便区分。祭拜祖先在农村地区也极其看重,后人每到祭祀时节的时候就会在坟头烧纸钱,说说话,所以小土堆的作用不言而喻。

《荀子.礼论》中有言: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小小的一个坟墓土堆便折射出诸多的习俗和禁忌,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丧葬文化的讲究。虽说如今土葬已经慢慢被火葬取缔了,但不少农村地区仍然有这种现象存在,而这也是重视孝道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