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定出来后,他以身作则,带头守法,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在行政伦理品德养成的外部机制上,唐太宗注重人才和教育的重要地位。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对于人才他不仅善用,而且信任,对于官员的合理建议,他都会采纳。虚心纳谏,聆听忠告,乐于规劝,这是“贞观之治”在政治上的一个突出特征。唐太宗求谏时态度诚恳,方法多样。对的,则加以褒奖;错的,也不以委罪。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纷纭复杂的各种意见,他判明是非,分清曲直,择其善者而从之,令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人以心,信人以贤,用人以才,待人以礼,广罗天下各种人才。
他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对官员进行教育,要求所有官员工作第一,享乐第二,反对奢侈,杜绝贿赂,尽一切可能减轻人民负担,并带头示范,所以唐太宗和他统治集团里的重要成员,一般都能节制开销,收敛私欲,精简机构,减少赋役。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
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行政伦理品德养成的内部机制上,唐太宗则通过责任认同机制、习惯养成机制、良心调控机制和伦理修养机制几个方面加强对官员的教育。他通过责任机制和他的信任,使官员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工作产生无限的热爱,把外在的客观责任内化为主观责任;当所有人都对责任认同时,就产生了一种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责任认同被干百次的重复后,就成为了习惯,廉洁、公正、勤政变成了自然的事情。
在这样的氛围里,贪污腐败就不正常了,也就是说人们已经在心里有了行政良心,会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始终引导自己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当遇到矛盾和选择时,唐太宗苦心营造的良心调控机制就会起作用,这个机制是社会舆论和法律所不可比拟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是内部与外在的高度统一。唐太宗自我反省,这是他倡导伦理修养机制,他希望通过的他的示范作用,让文武百官都能够经常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身的行政伦理人格,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
结语: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唐太宗也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正因为有了贞观之治的基础,武则天才能做到“政启开元”,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唐太宗及其政府正确的领导,从制度制订、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到执政为民、修身养性等各方面都能够遵循行政伦理的规律,他们的行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物质条件、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人民意愿相符合,能够超脱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因被封建专制的权利所腐化,能够做到现代人还津津乐道的为民、务实、清廉,唐太宗的虚心、宽容、自省、廉政、勤政和他的团队的正直、公正、自律开创了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