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可悲的名将,本可成为不败战神,最后沦为屈辱而亡

2020-10-07 17:19:38 作者: 三国中最可悲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三十年来说旧交,可怜临难不忠曹。知人未向心中识,画虎今从骨里描。

此乃说的是于禁于文则对曹操不忠,先后投降于蜀、吴两国。历史上的于禁确实向关羽投降,关羽被吕蒙击败后又被吕蒙俘虏,最后回到魏国被曹操之子曹丕羞辱自尽,这没什么好说的,但于禁的投降真的是因为贪生怕死吗?

先说于禁此人本是鲍信部将,鲍信战死便被王朗推荐给曹操,从此就作为曹公的先锋跟随曹公征战三十余年,且不说有无功劳,单单是作为先锋征战三十年就足以证明其的勇猛无畏。要知道先锋部队是为后方部队探路和侦查,先锋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于禁却担任了整整三十年,又岂非贪生怕死之徒,更何况于禁在随曹公征战时立下无数战功,更证明他不是不作为,而是实实在在为曹公遮风避雨。

我们再来看看于禁这个人的性格,于禁作为一个显著的将领,治军严谨,勒卒有方,他统兵严谨,井井有条。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为军阀张绣所害,其子曹昂、其将典韦均在此战阵亡。曹军被迫撤退,此时的曹军士气之弱可想而知,队伍自然免不了队列混乱,军纪涣散的情况。可是于禁的部队却如鹤立鸡群,在于禁从容不迫的指挥下,从容不迫,不失行序的撤退,没有一丝败军之相。在撤退过程中由于青州兵之前大多为黄巾军,因此军纪涣散之极,犹如劫匪一般抢夺其他曹军部队的粮草、钱财,青州兵虽不是于禁管辖的部队,但是兄弟部队如此不堪自然不能能任他去丢曹军的脸,于禁惩办了抢劫分子的首恶。青州的部队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伺机报复,于是带着人马寻向曹操恶人先告状,将于禁贬的一无是处,请求曹操处罚他,企图借曹操之手为自己出口气。

于禁亲卫见状暗感大事不妙,劝谏于禁希望他立刻动身前往曹操营地申辩,说清事情真相,以免被反咬一口,于禁却淡然处之,对亲卫说道:“张绣的部队现在就在附近,随时可能扑上来,不为先备,何以待敌。”直到他一切都部置妥当后才到营地向曹操汇报事情缘由。曹操也不愧是一代明主,立刻洞察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于禁处事不惊十分赞赏,并给于禁加封。

陈寿评价于禁道: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于禁如此严厉统军不得将士之心,得罪兄弟部队对他而言有何好处?于禁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又都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曹操对待于禁如手足,于禁视曹操为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所以情愿背起骂名也要整顿军队,不为其他,只为报答曹操知遇之恩,此等英雄又怎么会背叛曹操呢?

回到最初的问题,于禁确实投降关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这样的人物真的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吗?这不符合逻辑,他之所以会向关羽投降而不是如庞德一样求死,是因为他一心为了将士、为了曹魏的未来。要知道于禁惨败后共有三万曹魏将士被关羽俘虏,这可不是普通将士,而是已经征战多年的老兵。

当时曹军征兵乃是连同士兵家人一起征收,如果士兵背叛或潜逃,那么士兵的家人性命难保,杜绝了关羽收服这些士兵的机会,但如果于禁如同庞德一样宁死不降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三万士兵给他陪葬,如果主将投降,关羽便没有理由残杀曹魏士兵,但又不能仍由三万人无止境地吃军饷,放逐士兵是唯一的办法,士兵为了家人必然回到魏国继续为曹公效力。

李哲说:“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后世也将于禁评价为“中国史上四十六名将”之一,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可想而知受到何等痛苦,可这等英雄人物回到魏国遭到什么样的待遇?曹丕不仅没有安慰自己这个赫赫功名的“叔叔辈”老将,反而精神上侮辱他,有知遇之恩的曹公已然过世,对于于禁而言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最后选择屈辱死去。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那句“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