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位伟大人物。他打创造了让人惊叹的丰功伟绩,成吉思汗历经二十几年浴血奋战,终于消灭了所有对手,降服了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整个大漠草原全部统一于他的旗帜之下,无论战争的胜负,他的帐下却是从无叛将。纵观历史,古今中外的帝王霸主帐下无不“猛将如云”,论部下的忠诚程度,却没有一位君王能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成吉思汗宽仁大度,很有容人之量。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非常关心自己的手下,在胜利的时候不忘犒赏其功勋,在艰难的时候他能够珍惜其性命,关心其疾苦,这一点上是非常难得的,也是他立足的根本。古尔汗札木合是铁木真在统一草原过程中最强劲的对手之一,因其部众为铁木真所夺,于是纠集了十三部三万之众向铁木真进攻,双方接战于答阑巴勒主惕,这就是著名的“十三冀之战”。此次会战,札木合可谓虽胜犹败,他在战争初期已经获得胜利的情况下,居然得意忘形地竖起了72口大锅,活活煮死了自己手下那些投靠了铁木真的部众。而当他战败之时,却仍不改其贪财劫掠的本性,甚至连自己的盟友也格抢勿论。如此昏聩的演出使他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手下大批将士叛逃到了铁木真一方(其中较有影响的就有44人,当中23人成了蒙古国的开国元勋),反而快速地增强了铁木真的实力。此外如泰赤乌等部,也是当时蒙古草原较具实力的大部族,但其首领也与札木合如出一辙,经常劫掠其兄弟部众昭烈部,其结果只能是民心丧尽。
与此同时铁木真忠诚与宽厚的名声也在草原上悄悄传播开来,人们口耳相传着:铁木真汗“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马,真吾主也!”称赞“他是一个知道如何享有国家、供养战士和能够在他的‘兀鲁斯’维持良好秩序的人!”并且人们还看到只要在铁木真的带领之下,就能不断地获取战争的胜利,得到更多牲畜、奴隶和财富。铁木真的好名声吸引着各类人才如百川归海一般向他的帐下汇聚。
第二,成吉思汗尚能重德,胸怀宽广。成吉思汗用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他打破了原有旧贵族的用人界限,不分阶层、种族,只看实际才能来选拔人才。依据如此标准来选拔人才,就大大扩大了选择的范围,为那些出身低微、原来被人看不起的下层精英提供了进身之路。为那些出身低微原来被人看不起的下层精英提供了进身之路。比如被成吉思汗视作心腹将领的就有来自底层的牧马者巴歹和乞失里黑,牧羊者迭该,木匠古出古等人。而最能印证成吉思汗唯才是举用人标准的例子便是成吉思汗对者别的发掘与任用。哲别原名只儿豁阿歹,之前是铁木真敌族泰亦赤兀惕秃答首领的部属,是有名的神箭手。在阔亦田之战当中,哲别一箭射中了铁木真的脖子,几乎要了他的性命。铁木真在获胜之后,向战俘寻问射伤自己的人是谁,者别坦然出来承认射杀之事,并且表示:“若汗欲惩罚吾而赐吾死,敢请遗污一掌之地。若汗思赦吾,则愿效命汗前,为汗冲锋陷阵,横断彼深水,粉碎彼黑石而冲之!”
第三,成吉思汗赏罚严明,爱才如命,贤才是国家之瑰宝,是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关乎国运的盛衰兴亡,成吉思汗深谙这个道理,穷其一生他都在不断地招募聚集着人才。并且,他非常珍惜部下的生命,战斗之前总是详细的部署计划,尽可能的减少伤亡。他对战前的准备工作总是要求得格外细致,并且总是亲临前线,指导兵士作战。成吉思汗对将士性命的重视集中体现在两条特殊的军规之上,其一,战场上不得遗弃伤员,否则该小队的官兵全部处死;其二,如果十人小队中有一个同伴或更多的人被俘,而其他人不去抢救,那么该小队成员全部处死。如此规定,一方面可以使士兵同生死共患难,大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保障了士兵的生命,提高了战场上士兵的存活率。此外成吉思汗还明确提出:“只有自己能知道这种饥渴并据以推知别人的情况,只有在行军时能考虑到不让军队饥渴、牲畜消瘦的人,才配担任首长。”他把能否爱护兵士作为考察提拔将领的一项指标。他自己更是率先亲力亲为,在战斗中如果有将士受伤,他常常“亲付以善药,留处帐中”。成吉思汗对将士的这种发自肺腑的关心与爱护,在将士们的心中转化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使得将士们在沙场之上能够个个奋勇争先而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