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最显著的一个标志便是“三家分晋”。而晋国灭亡后,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从春秋五霸变成了战国七雄。而造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竟然是晋国势力最大的智氏。那为何智氏在历史上却鲜为人知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给“作”死了。本来想收拾一下老二,结果被老二、老三和老四联手给灭了。事情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弱,各诸侯国间彼此征伐。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诸侯国都被大国吞并。而大国内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君的权力渐渐被一些卿大夫把持。而曾多次作为春秋霸主的晋国,在春秋末年也开始没落,朝政被国内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家大夫把持。此外,国内还有郤、栾等一些大家族。
这些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彼此之间也是互相攻打。后来赵灭掉范和中行两大家族,晋国就只剩下了韩、赵、魏、智四大家族。当时智氏在晋国的势力最大,赵氏的崛起让他们感到深深的担忧。恰逢当时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率军北上与诸侯会盟。智氏的大家长智伯瑶便对韩、赵、魏三家说:“勾践是个什么东西?也敢骑晋国脖子上拉屎了?我们必须重塑晋国荣光。这样,我提议每家拿出一百公里土地和户口献给公家,我智氏献给晋君一个万户邑,你们呢?”
韩赵魏三家都不愿献出人口和土地,但他们彼此又不团结。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个万户邑割让给了晋君。魏桓子害怕智伯瑶,也进行了割让。等到赵襄子时,赵襄子却死活不答应。智伯瑶问:“小老弟,你怎么回事?人家俩都挺麻利,就你事儿多是不是?”赵襄子硬气地说:“这是我祖先流血牺牲换来的,不交。”智伯瑶大怒,回去添油加醋的报告给晋出公。晋出公也很生气,便命智家和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氏。
公元前455年,智、韩、赵兵分三路攻打赵襄子。赵襄子自知不能力敌,便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智伯瑶带着三路人马将晋阳城重重包围,赵襄子吩咐士兵只准守城不准交战。当三家人马攻城时,城头的箭就像飞蝗似的铺天盖地而来,导致他们围了两年都没有拿下晋阳城。有一天,智伯瑶出外查看地形时,突然看到了晋阳城东北边的那条晋水。他灵机一动:“如果把晋水引到西南边,那晋阳城不就淹了么?”于是智伯瑶命令士兵在晋水旁边另挖一条河,直通晋阳,又命人在上游筑坝,拦住上游的水。
等雨季来临时,坝上水满了,智伯瑶便命人掘开豁口,水淹晋阳城。晋阳城的百姓被突如其来的洪灾搞得损失惨重,但却绝不投降,反而更恨智伯瑶了。看着晋阳城里的惨状,智伯瑶得意洋洋的跟韩康子、魏桓子炫耀:“你们看,晋阳这不就快要完了么?早先我还以为晋水能像城墙一样挡住敌人的进攻。现在看来,它也能摧毁一个国家么!”韩康子和魏桓子听得心惊胆战,因为他们城池旁边也都有一条河。他们在想:“这家伙以后不会也拿这种办法对付我吧?”
而在晋阳城内的赵襄子日子也不好过,对此十分着急。赵襄子的门客张孟谈说:“我看韩康子和魏桓子也不是真心攻赵,只是附和智伯瑶而已。我想办法说服他们倒戈,共同对付智伯瑶。”当晚,张孟谈便出城与韩、魏二人密谈,先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警醒他们,然后又以瓜分智氏地盘诱惑他们,韩、魏也担心智伯瑶灭掉赵襄子后吞并他们,于是便答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