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作为古时的防御性设施,在中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不过,后来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大多数古城墙都被拆了。只是,随着大家对古城墙的认识,又开始了恢复工程。
从苏州的古城墙,可以看出当年苏州的风貌。8陆门、8水门的修建风格,可见当时苏州城河流资源的发达,以及作为一座大城在军事上更是倚重护城河来做防御的沟壑。
最早是以夯土为材质,进入五代后便是砖砌了。城墙的周长,最短是在明朝,只有19公里,最长是25.9公里,是在清朝。东汉到元代,一直保持在24公里左右。
只是,城墙一度成了阻碍城市发展的“累赘”,很快便让道于新生事物。京沪铁路线的上海至无锡段于1906年通车,苏州火车站通往城区的马路一直修到了石路、胥门,成就了这一块的商业发展。那时候,铁路的开通让人感觉到城墙有点“碍事”,于是,破开城墙就成了自然之事。
1922年,因为南新桥的通车,破城开始了。先是金门,建成了有三个门洞的罗马式城头,接下来就是新阊门。对于新阊门的建成,是有说法的,由于,齐卢战争的爆发,当地乡绅说是金门破坏了风水,所以,才在金门的南面重新开了一座新阊门。
当时,拆城墙、改建城门可是被正式纳入了市政工程,安排了计划表的。先是阊门瓮城和城楼被拆除,使得原来狭窄矮小的城门被扩建成了有3个门洞的大城门。所以,封闭的平门被打开了,修建了梅屯桥,从火车站到城区又多了一条通道。
不久,相门的城门和城墙也被凿了,修了相门桥。随后,拆除了葑门的城楼、城门。后来,大家渐渐发现了拆城墙的弊端,反对声也开始出现。于是,这个计划就暂时被搁置了。不过,为了打通交通要道,城南的城墙还是于1951年被拆了,修建了人民桥。
1958年3月31日当天,可以说是决定苏州古城墙命运的定格时间。那一天,胥门、盘门、金门及部分城墙决定保留,作为历史遗迹供参观和研究,其余的都统统被拆除了。
那么,这些拆掉的“城墙”去了哪里?
其中的石材和城砖被用来做耐火材料,砌了高炉,有的砖和泥则成了冶炼中的消耗品。此外,在原有的城基上,修建了马路,如:平门通往齐门,有的则是盖了大楼。但是,大部分的土城基遗迹却只能静静的在岁月中失去原来的光彩。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古城墙仅剩1249.98米,有砖石保护的零星城墙只有618.19米。不过,在后来的恢复和保护中,盘门、南园、阊门、相门城楼、平门城楼,这几处的城墙被连接起来,让后人可以再次睹当年苏州城墙的风姿。
看苏州城墙,可见当地人的灵巧智慧。城外看盘门,只见城楼,却看不见它的正门。原来,城门外,还有一小圈的城墙,在其北侧开有门,和正城门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话,有外敌来犯之时,就可以延缓他们的进攻速度,先前进入瓮城的敌军,就会被困于其中,当然下场注定悲惨。
而且,由于地形的特殊,苏州的古城墙修建的并不“整齐”,是不规则的长方形。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吴国的国情所致,对于研究吴国历史及中国军事史有着较高的价值。同时,结合当地“水”的特点,其中的8座水城门当初就是防御的重要设施,如今却成了美景。
城门的名字也很有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城南盘门,原是“蟠门”,象征吴国征服越国。城北的齐门及旁边的平门,意思是要平定、征服齐国。公元前505年,伍子胥率军从平门挥师北上,终于打败了齐国,凯旋时即是从平门入城的。
城西的阊门,就很有讲究。方位是对应八风中的飉风(阊阖风),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立阊门象征天门,通阊阖之风,取“天通阊阖风”之意,以克制西边的楚国,故:阊门又称“破楚门”。这里的“天门”源于“紫宫星象图”,是“象天”一例。为了接通阊阖之气,阊门建成了楼阁状,高大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