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和亲为了边境安宁,该国和亲却吞并了邻国,终成中国心腹大患

2020-10-12 20:31:45 作者: 汉朝和亲为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虽是一句民间的戏言,却或多或少反映了古代人朴素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在面对外敌侵略时,积极迎战往往被视为“铁血”,而“和亲”这样的策略自然成为了软弱的象征,多少带着些屈辱与忍让。

在国力贫弱的时候,中原王朝为了边境的安宁,以及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不得不向匈奴输送财帛,派公主和亲,比如刘邦多次与冒顿单于和亲,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不过,和亲政策也不能一概而论。西汉经略西域时,解忧公主奉命与乌孙国王和亲,促使乌孙国帮助汉朝打败了匈奴。这种和亲是一种外交策略,联络盟友,表示诚意的一种手段。

而我们熟知的 “昭君出塞”,当时汉朝其实已经扭转了对匈奴的劣势,处于对抗的上风位置。所以当时的和亲并不是为了边境平安,而是为了安抚团结匈奴。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昭君其实和唐太宗时代的文成公主差不多,既拉近了中原与外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又向对方传播了中原的文化,从而获得边境地区的长时间和平。

其实,和亲也不是中原王朝的独创。古代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甚至是世家之间也多有和亲的事情出现。而且在和亲这件事上,玩得最好的并非是汉、唐,而是吐蕃。

别看吐蕃政权时间不长,但是,在利用和亲策略上却很有一招,与中原不同的是,吐蕃更倾向于让赞普的姐妹去和亲。公元740年,吐蕃的赞普把自己的姐姐赤玛禄嫁给小勃律国王苏失利,赤玛禄嫁过去之后就积极策动丈夫反唐。

唐朝当然不会对此不闻不问,高仙芝的大军翻越葱岭而来,吐蕃加上小勃律国联手都没打过唐军,赤玛禄和小勃律国王双双被生擒带回了长安,不得不在大唐安享晚年。

小勃律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和亲这件事上吃大亏的国家,象雄王国比它更惨。象雄王国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500年,主要覆盖西藏的阿里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算个重要的中转站。

象雄王国的文明水平完全不亚于吐蕃,不仅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还有独创的象雄文字,是个具有灿烂文明的古国,只可惜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竟然亡于一场和亲。

吐蕃在西藏地区崛起后,为了拉拢周边政权,松赞干布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象雄国王李迷夏,表面上看来,这场和亲可以拉近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双方彼此利用、皆大欢喜,可是,实际上,这场奢华的婚礼结束后,事情却变得越来越复杂。

结婚之后,吐蕃公主塞玛噶与国王李迷夏之间夫妻感情不睦,李迷夏厌恶吐蕃,他娶了吐蕃公主纯粹是出于政治目的,婚礼一结束,就连表面的客气和尊重也假装不出来。何况,他还有三位非常宠爱的嫔妃,自然对于这个“充江山送的”老婆提不起兴趣。

李迷夏不仅冷落吐蕃公主,连带着他们的孩子也不喜欢,吐蕃公主生下孩子后,本以为夫妻感情会有所增加,可是,李迷夏对两人的孩子不闻不问,压根不爱,在这样冷漠的家庭环境中,吐蕃公主塞玛噶终于忍无可忍,她抛下孩子,离开王宫,搬到了玛旁雍错湖畔生活。

松赞干布派人去问候妹妹,结果却得到了婚姻不幸的消息,他一怒之下出兵攻打象雄王国,发誓为妹妹讨回公道。公元645年,吐蕃灭掉了象雄王国,国王李迷夏被囚,几年后被杀死。吐蕃从此国力大振,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其实,这个结果一点不意外,吐蕃势力在西藏的迅速崛起注定它与象雄之间会有一战,和亲失败只是加速了这场战争的来临。但是,作为象雄国王的李迷夏,他对吐蕃公主冷暴力就实在属于不智之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