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防骗,关乎群众个人财产安全,是打击违法犯罪的一大课题。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接触式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的犯罪。
然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一方面,赖以公安干警尽全力抓捕犯罪分子,还正道于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大群众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加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从源头上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方能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案例一:信息泄露,女子被骗29万
2020年8月份,安溪辖区居民唐某因急需资金,下载了多个网贷APP并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在8月21日上午10时许,唐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系蚂蚁金服注销部,对方谎称唐某在支付宝学生贷、“翼支付”、“百信银行”、“微粒贷”有不良记录需要配合其取消,否则将影响征信。
▲抓捕现场
由于唐某确实有过网贷经历,一方面不确定是否曾有过逾期记录,另一方面担心不良征信会对日后生活产生影响,于是在对方的反复催促恐吓下,唐某按照对方的要求,一步步地先是从“支付宝借呗”、“翼支付”、“百信银行”、“微粒贷”共贷款了29万元,然后通过本人银行卡转入骗子账户。
案例二:你的信息可能正被肆意贩卖!
2020年8月27日9时许,安溪公安集中优势警力在泉州市丰泽区泉秀街道某科技有限公司内抓获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黄某贤、黄某峰、林某恒等9人,并在现场查获数十部电脑及手机。
▲抓捕现场
经初步勘查,涉案电脑及手机内存储有企业法人信息、电视购物、教育、贷款等类型的大量公民信息,数量达近百万条,涉及全国多个省市。截止案发,犯罪嫌疑人黄种贤共计出售他人实名注册的营业执照及对应的法人的公民个人信息十几万套,从中违法获利数万元人民币。
该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呢?
这8个建议助你远离侵害:
◆一是在处理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资料的文件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二是在外使用公共网络,下线要先清理痕迹,或者开启隐私模式;
◆三是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留下个人信息;
◆四是网上留电话号码,数字间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到;
◆五是朋友圈晒照片,一定要谨慎,尽量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
◆六是一般情况下,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证号码等不要过于详细;
◆七是注册各类社交平台、网购平台等尽量使用较复杂的密码;
◆八是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