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评估,随时交流观察
除了常规的能力评估外,日常生活中的“评估”也同样重要。有的阿婆与同居老人有小摩擦,有的阿爷跟人交往时言语动作粗鲁,有的老人每周都想外出去镇上转转,还有饮食习惯、性格态度、兴趣爱好等个性化因素,都会被反复衡量。
“养老照护不是纯粹的医疗护理或者生活陪伴,它包含了精神上、心理上的照护”,她说,每次评估结束后,评估小组都会根据老人的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的照护方案,“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最好地服务每位老人。”
可也不是所有老人都会配合评估,在养护院里要过集体生活,有精神疾病和传染疾病的老人会威胁其他老人的安全,所以无法入住。
阿婆们在詹宏希的组织下给伞上画画
张爷爷刚住进来的时候,脾气暴躁,因为心智问题,还有些大小便失禁,他不愿意用尿不湿,就直接站在床头小便,护理员想进门打扫卫生,都会被他吼出去,只有进行评估,才能了解他的各方面状况,制定最符合他需求的方案。
有次一位老人站在走廊,在张爷爷门口张望了一下,他很生气地让对方走开,还做出要打人的样子,那位老人不示弱,两人谁也不让谁,分贝逐渐高了起来,护理员赶忙把他们拉开,转头刚想去安慰一下张爷爷,他就“嘭”地一大声关上了门。
过了一阵,猜想他脾气安定了,詹宏希轻轻打开他的房门,虽然护理员和其他爷爷奶奶都劝她别进去,但她知道,只有真心沟通才有建立联系的机会。没想到见她进来,张爷爷没有吭声,她从安抚情绪开始,和老人聊他以前的参军经历,老人才慢慢柔和起来,跟她说起了话。
这扇门打开了,詹宏希之后就不时去跟张爷爷聊天,有时在走廊碰到,张爷爷还会主动跟她打招呼,在日常相处中,张爷爷的评估也慢慢完成了,她说:“评估要以老年人为中心,同时包括老人周边的人、事、物,目的是创造老年人最佳的社会互动模式,急不得,要耐心。”
身怀六艺,做老人的贴心人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2019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地方政府一直在着力研究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规划。
对高龄、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今年公布的新职业中,除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证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也均与养老、照护相关。养老行业的工种越来越细分,技能也越来越多元。
詹宏希之前在青浦一家公司做文员,机缘巧合来到养护院工作,“以前领导问我职业规划是什么?我说我完全没有规划,原来我对养老行业也不太了解,自从到了这里以后,感觉我找到目标了。”
除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证师》的红本,詹宏希还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多个证照,可以说是“多面手”,她还在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想着去考社工证和护理员证,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
其实跟老人相处,除了专业知识,真心换真心更为重要。有位五保老人因病长期卧床,脾气不好,平时很少跟其他人说话,詹宏希总去找他聊几句,今年疫情期间,他说自己很想吃烧卖,但当时餐饮门店都还没有开,詹宏希就专门去认识的店家那里买来生的,蒸好后给老人送去,后来她隔三差五就会接到护理员的电话,老人在那头说,“小詹几天没来看我了,你快点来看我呀”。
阿婆们在玩接龙,爷爷们则更喜欢搓麻将,每层的麻将桌都很红火
老人们刚住进来时,大多很内向,詹宏希总主动跟他们搭话,带他们做活动,开始他们还不好意思参与,也不知道怎么去配合。在同事们看来,为了逗老人乐,詹宏希总是疯兮兮的,有时看到有人跳广场舞,她还会去偷学几招,回来教给爷爷奶奶们,老人们也慢慢开始跟着她跳,见到她时还会偷偷塞一些自己藏的小零食给她。
现在每天到了活动时间,如果护理员忘记开电视了,就会有老人急得来催,“快给我们放做操的音乐。”有的老人身体慢慢养好了,从全照顾护理转到了半照顾护理,这样的评估改变是她最乐意看到的,那些近百岁还耳聪目明的老人,大都爽朗乐观,詹宏希说:“跟老人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像个小孩子,想让他们尽量多开心,这样我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