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不减、招聘信息繁多……一些人瞄准求职者“花钱买省心”的心理,推出了付费求职培训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求职服务机构在推销时往往夸大其词,诱导迫切希望获得工作的毕业生签订合同。一旦产生纠纷,维权耗时费力。业内人士认为,求职者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被一些机构忽悠了。(9月10日《工人日报》)
诚如媒体报道的现象,“名企OFFER护航”“简历直达名企HR”“内推和直聘机会”“岗位推优”,很多求职服务机构网站打出了颇具吸引力的标语,让不少求职者暗暗心动。不过,高价购买求职服务,看似可以“花钱买省心”,但却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因为这其中不排除有套路的存在,求职者被忽悠不说,更有可能使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正所谓,购买付费服务≠保证获得工作。以消费者的经历为例,虽然一些机构在销售环节将培训效果描述得非常美好,但付费服务与获得工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有的在花费了2.98万元后,机构只是帮助修改了简历、做了投递指导,自己并没有通过机构找到工作,“投诉也不了了之”。可见,这样的套路的确很伤人。
庞大的求职群体催生出就业服务市场,但上述现象的也倒逼着就业服务市场的完善。应该说,就业服务机构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适用人群。比如,对于一些求职新手就期望获得一些专业性的指导,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对于行业自身,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即便靠此营利,也应该取财有道,而不能用非法违规手段坑害消费者。
规范就业服务市场也亟待监管执法给力。专家就建议,对于就业服务市场中出现的明显、典型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及时查处;市场管理机构应设立通畅的投诉渠道。事实上这很有必要。尤其是应通过线上平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发布维权须知、警示信息和其他监管信息,增强求职者的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
另外,需要畅通求职就业通道。比如,有的海归求职者表示,甚至不知道企业的招聘信息在哪儿看,也不太会在网上投递简历。于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搭好求职就业服务平台,净化互联网招聘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规范招聘行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招聘,不妨为求职者提供更多便利,规避其中存在的招聘套路与陷阱。
从求职者角度来看,不能过度依赖就业服务机构,与就业服务机构签订合同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培训时间、服务的具体内容等事项,双方要有明确的约定。当权益被侵害时,求职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其违约责任,维护自身民事权益。毕竟,唯有自己的防范意识到位了,维权能力增强了,才能减少被套路和欺骗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