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他们致敬

2020-09-11 14:29:18 作者: 今天,向他们

目前,我国乡村教师只有290万

占全国1732万专任教师的16.7%

正是这290万乡村教师,

像一盏盏灯,点亮了很多农村娃的人生。

今天是第三十六个教师节,

在这个日子里,

向这些为农村孩子守护未来的乡村教师致敬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这所由她创办的大山里的免费女子高中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升学率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

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义务担任福利院院长近20年,成为130多个孩子的“妈妈”。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10斤重的书包 15公里乡路

王金良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东鲁完全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教37年来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因疫情影响,今年2月份,浙江启动了线上教学。起初,王金良也尝试过在线上平台批作业,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父母早早就出门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抚养,35个学生中,上交作业的不到半数。”王金良说。

为了督促学生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并掌握他们当天的学习情况,自2月28日以来,王金良白天和孩子们一起上网课,下午3点出门收取孩子们完成的作业,批改后,第二天一早再去送作业。

15公里的乡村路上,58岁的王金良背着约10斤重的书包,步行去35名学生家中收发、辅导作业。一天2趟,每趟2小时,途经8个自然村,风雨无阻。

一个家庭四代人的坚守

胡清汝的爷爷胡金锜早年读过私塾,他于1945年创办了邢台平乡县贾村的第一所小学,教的第一批八个学生,出了三个教师、两个会计、一个医生。胡清汝的父亲胡庆瑞曾经一个人带五个年级的全部科目,晚上还在村里办扫盲班,他将马灯挂在枣树枝上,村里的青壮年们就在灯下听他讲课。

1981年胡清汝高中毕业时,梦想当一名军人,但当时村里缺教师,“我父亲跟我谈这个事的时候,我十万个不愿意,躺在炕上,一天没有吃饭,大哭了一场。后来父亲叫我起来吃饭,说你还得教书。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父亲那种眼神,饱含着期望和请求”。胡清汝说,父亲在高中毕业时,也曾希望走出村子,结果被爷爷留住了。

从胡清汝的爷爷创建贾村第一所小学开始,在70年的时间里,胡家四代相传,走出了20名乡村教师,先后培养2万余名学生。

独臂女教师: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独臂女教师杜秀兰,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黑潭村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她扎根大山教书育人35年,送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大山。上学期,学校还有4个孩子。今秋开学,在黑潭村小学,只有杜秀兰和两名幼儿园学生。

杜秀兰说:“我没有走出大山,要让孩子走出大山;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都要坚守教下去”。

6岁那年,杜秀兰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但她坚持读完了高中,给孩子们上课时,她用左手写板书,工整而有力。这是几十年里一点点练出来的。

没能考取大学、走出大山是杜秀兰的遗憾,如今,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成了她一辈子的理想。

除了他们,还有很多老师一辈子默默无闻,把一生留在了乡村学校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