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宣 心系河湖鱼水情(自然之子)

2020-09-15 06:25:16 作者: 曹文宣 心系

呼吁十年禁渔,保护长江渔业资源

“过去,渔业捕捞的失控,一度成为影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生存的最关键因素。”曹文宣心痛地说。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近三四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鳍豚、白鲟已难觅踪迹,中华鲟、江豚也岌岌可危,就连青、草、鲢、鳙等长江“四大家鱼”的资源量也大幅萎缩。

从2002年起,我国实施了每年3到4个月的长江禁渔期制度,这对渔业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曹文宣认为,长江中“四大家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5年。他在洞庭湖考察时曾发现,禁渔期刚刚结束渔民就下湖捕捞,很多鱼苗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捕捞上岸。“9厘米长的草鱼、5厘米长的鲤鱼……都变成了盘中餐。”曹文宣感慨。

“必须一年365天都禁渔,连续10年,给鱼类繁衍以足够的时间。”曹文宣说,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受到严重损害,滥捕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曹文宣表示,连续10年禁渔,“四大家鱼”将有2—3个世代的繁衍,这样不仅有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数量恢复,也有利于以鱼为食的江豚等重点保护动物的生存繁衍。

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是我国珍稀鱼类栖息和繁殖的重要区域。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曹文宣就带领中科院水生所团队在赤水河流域开展科考。在他们的呼吁下,2005年赤水河流域纳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1月1日起,赤水河成为长江首条实施全面禁渔10年的一级支流。

令曹文宣颇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他多次看到“水中大熊猫”江豚现身长江、在水中逐浪嬉戏的新闻。“这说明长江部分江段水质在逐渐恢复,禁渔政策也起到了效果。”曹文宣笑着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5日 14 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