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上午,第一架公共钢琴在宁波书城落地。当时,几乎所有在宁波的媒体都出席了活动仪式。到8月29日,10架公共钢琴全部奏响。
“速度能不能慢一点?”莫志蔚问过崔小明。那段时间,崔小明成了莫志蔚的“钢琴助理”,汇聚场地信息,陪同考察场地,再把最新进展写成报道,定点、买琴,再到钢琴落地,宁波日报社跟踪报道了全过程,“不行,得趁着热度把各项事宜敲定。”崔小明明白,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他自己也有顾虑,若事情没办成,怕有人指责媒体只会炒热度。
莫志蔚的心愿实现了。不过,10架公共钢琴数量多,点位分散,莫志蔚原本组建好的老年志愿者团队靠不住了。
宁波月湖盛园公共钢琴放置点,两名幼童在家长看护下试弹钢琴。 巩持平 摄
有的琴从黄金位置被挪到角落
“失控”的不只是钢琴数量。莫志蔚后来才明白,她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崔小明有心理准备。“公共”的事情很难做好,这一点他深有体会。十几年前,他在报社组织团委活动时,曾受捐了20辆自行车,停在报社门口,作为公共自行车,供报社同事外出采访、办事使用。不过,自行车到位简单,管理却成了问题。他给自行车和钥匙相应编号,再把钥匙放在门卫处。因为是额外任务,保安对自行车的租借登记毫不上心。一段时间后,20辆自行车尽数消失。
公共钢琴的后续管理面临类似困境。莫志蔚是捐赠者,场地方是接收者,都没法成为公共钢琴的所有者,也没法承担管理和运营工作。钢琴被偷了、砸了,谁来赔?坏了谁来修?若有人在钢琴边上磕倒摔坏了,琴盖突然翻下来砸伤了手,责任谁来承担?
这些都是想得到的风险。莫志蔚和崔小明寻求各方帮助,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采购时,厂家为公共钢琴签订了一份售后协议,内容包括:如果钢琴损坏,接到电话8小时内维修;每年对公共钢琴调音。宁波一家保险公司免费为公共钢琴提供“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特定场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善园公益基金会也在这时出现了。莫志蔚将公共钢琴捐赠给基金会,基金会再按照她的意愿,安排公共钢琴的去处——将公共钢琴的产权归属明晰化。更重要的是,基金会愿意负责公共钢琴的后续管理。
莫志蔚和善园公益基金会、《宁波日报》报网联合成立公共钢琴公益基金。基金启动资金共20万元。其中15万元由莫志蔚捐赠,主要用于购买钢琴;另外5万元由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捐赠,主要用于公共钢琴的启动工作和后期公益音乐活动的举办。
10架钢琴都落地了,没人弹怎么办?善园公益基金会出面,在全市范围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多为专业志愿者(负责弹琴并引导鼓励市民弹奏),并兼任服务志愿者(维护现场秩序及保养钢琴)。最终,形成了一支4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
定了一张排班表,规定好每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每位志愿者每周服务1小时,情况好的话,每架公共钢琴旁都有志愿者全天陪伴。去弹琴的人,有时是孩童,有时是耄耋老人,有时是专业演奏者,志愿者遇到了,都会拍视频发到聊天群里。其他时候,志愿者或者自己弹奏,或者做一些清洁工作。
不过,即便准备充分,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鄞州区万达广场的公共钢琴在二楼餐饮集合区中央的表演舞台,被铁板烧、韩式料理、潮汕砂锅粥、云南过桥米线等餐厅的油烟包围,对公共钢琴损伤很大;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外的咖啡厅也摆了一架公共钢琴,不过咖啡厅面积小,钢琴一旦弹奏起来,声音很大,会影响到看书、办公的市民;还有两架公共钢琴摆放在室外,虽都在屋檐下,并非全无遮拦,但难免风吹雨淋,钢琴容易受潮……
受疫情影响,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今年中断了,原本计划的很多活动泡汤了。随着事件热度退去,场地方当初的热情也渐渐消减,有的公共钢琴从黄金位置被挪到了角落。
考虑到莫志蔚年纪大了,10架公共钢琴落地后,崔小明和善园公益基金会公共钢琴项目负责人康孙琦很少叨扰她。不过,这几天,他们打算见一面,毕竟,有几架公共钢琴不得不换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