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宋立强快速敲击着键盘,《现有条件下救治过程的不足和思考》一文如涓涓细流从他脑中缓缓浮现在电脑屏幕上。出征武汉以来,他一边争分夺秒救治病患,一边加班加点摸索总结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这一天,是他的50岁生日,同为军医的妻子李妍给他发来祝福短信,宋立强有感而发:“五十知天命。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命。”
本该在3月份退休的护士长李晓莉,仿佛忘了自己打过的退休报告,每天激情满满地战斗在“红区”一线。一天早上,李晓莉起床后感觉身体很不舒服,趴在电脑前休息了一会。“差点就想不进了,后来想想实在不放心。”那次,她嘴里含着几片速效救心丸,和往常一样走进了“红区”……
在请战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不计得失,无论生死”。在前线的每一次忘我冲锋,生死自然多已置之度外,而他们也确实在实战检验中证明了“不计得失”的赤诚。医疗队队员中,许多都是原来单位的科室主任、护士长,而来到前线的新岗位,他们任劳任怨,尽忠职守。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某医院的科主任盛华,在前线和自己科里的年轻人一样,干起了阔别十几年的管床医生;某医院门诊部护士长董红娜,来到前线后干起了洗消员,后期还慢慢变成了贴心的“清洁工”,开发出许多新“技能”……
在外人看来,岗位变化了,心中难免有些落差。可他们自己却很坦然,“无论被组织分配到什么岗位上,干好就是了”。
没有私心杂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了打赢,一心为了践行人民军医的光荣使命。因为在他们心中,“我是个医生,来了就是要救人的。”
“零感染,打胜仗”,这是前线医护人员们常说的一句话。军队医护人员不仅有敢打必胜的勇气和毅力,更有战胜病毒的技艺和底气。
陆续抵达前线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汇聚了全军各大医院的精兵强将,许多一线专家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声名远播的领军人才。他们中,有的在边境作战的连天炮火中救死扶伤,有的在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成功救治全球第一例患者,有的在抗击埃博拉时第一个走进感染病房……
2月9日,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始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下午,从武汉市定点收治医院转诊而来的重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陆续抵达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图为进行转诊交接。范显海摄
除了“单兵素质”的过硬,人民军队高效协同的体系化联合保障在这场抗疫大考中初露峥嵘。在这场与死神抢时间的生死竞速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联合制胜,让来自全军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尽快形成战斗力,是这场抗疫的关键一环。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马凌对一次紧急抢救记忆深刻。有一天,19床的一位老人突然出现致命性心率失常。马凌赶紧带着和他搭班的医生王闯赶过去,经过紧急处置,30秒后,老人转危为安。回想起来,马凌很后怕。“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晚一点人就不行了。”而令马凌同样印象深刻的,是他与不同医院战友之间的默契配合。他的搭档王闯,是一名27岁的呼吸科医生。以往,大家都在努力搞好自己的专业,而近几年,一些常用的急救操作成为大家共同的必考必练课目,战友之间技术的同质化水平更高,合作起来更为默契,面对突发状况时也就更为得心应手。
马凌查看监测仪器上病人的生命体征。刘一波 摄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抗疫大考中,军队卫勤系统用娴熟的技艺与默契的配合,交出了一份不负人民的答卷。
不负人民,不仅是筑起一道抵御病毒的屏障,更是要与病房中的人们心意相通。把患者视作亲人,是每一名队员的共识。
在查房时,盛华主任发现有一位80岁的老奶奶情绪低落。原来,老人发热后,儿子和儿媳也陆续发热,她怕是自己传染给家人,既焦虑又委屈,担心回家后没法向家人交代。盛华得知后,和她解释:“这个病潜伏期长,您抵抗力弱,所以才最先出现症状。”老人的口音很重,盛华在隔壁床患者的帮助下和她聊了很久,老人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老人出院时,盛华又专门给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分别打电话过去说明情况。对于所做的这一切,盛华觉得很正常,“家人受委屈了,自己当然要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