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集市新意迭出,彰显麋鹿文化魅力
大会当天,同期开展的还有麋鹿文创集市活动。借鉴当下时兴的地摊文化形式,现场设置多个麋鹿文创集市摊位。创想家们把麋鹿文化融于当代艺术之美,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古朴清丽的麋鹿瓷器、时尚便捷的麋鹿手袋、栩栩如生的1:1麋鹿角模型、象征“福禄寿喜好运来”的麋鹿四季文创系列产品......丰富多样的麋鹿文创产品,将麋鹿文创集市打造成一个被满满创意包围的小天地,全面激活麋鹿文化内涵。与此同时,趣味十足的集市活动也吸引众多市民驻足选购,有效增强公众对大兴区本土文创企业的认可。
通过此次新颖的集市活动和特色的文创产品,大兴区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拉近市民与麋鹿文化距离的同时,也营造出浓郁的文化传承气息和文化创新氛围,有助于麋鹿文化借助新形式深入民众生活,助推文创产业纵深发展。
回顾35周年百项成果,科研教育齐发力
1985年,20头麋鹿从英国重返故里。35年来大兴区坚持推进以麋鹿保护为主线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为麋鹿种群的繁衍复壮贡献大兴力量。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如今我国境内的麋鹿数量已经扩增至8000多只。
本届大会特举办麋鹿回归35周年百项成就展览,以时间为序,通过生动详尽的图文介绍,向公众系统展示35年来围绕麋鹿开展的物种保护、栖息地生态建设、科学研究与文化建设的100项重要成果,全面展现麋鹿保护和研究的波澜壮阔史。
据展览介绍,自麋鹿重引进以来,81个迁地种群和6个野生种群在我国建立,从种群复壮,到野化训练,再到自然种群恢复,麋鹿保护战略逐步落地生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麋鹿保护科技人员全面开展麋鹿及环境相关学科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出版多部科研专著,为麋鹿繁殖和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技术资料。麋鹿失而复得,来之不易。为唤醒公众生物保护意识,近年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不断创新科普形式和作品,深入开展麋鹿及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
不仅内容引人入胜,展区布局也暗藏巧思。从上空俯视,展区呈栩栩如生的鹿头造型,与麋鹿大会主题遥相呼应,为民众提供了更富趣味性的观展体验。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浏览麋鹿回归复壮的历史故事,领略麋鹿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家时而驻足凝望、交流讨论,纷纷沉浸于这场壮观的麋鹿文化盛宴。
为进一步巩固麋鹿保护和研究成果,《中国麋鹿保护35周年百项成果》纪念图书也同期发布。这本著作梳理35年来麋鹿种群健康监测、麋鹿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麋鹿遗传多样性评估、麋鹿栖息地建设等翔实内容,为麋鹿种群的生存繁衍保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世界物种保护及生态建设提供优秀的中国范本。
鹿力同兴,文产共融。35年来,大兴区不断挖掘和丰富麋鹿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释放文创产业发展潜力,推动麋鹿文创产业和其他产业实现多元联动发展,构筑大兴文创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在“新国门·新大兴”的历史机遇下,大兴将继续以麋鹿的非凡力量为支撑,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兴传统文化、兴文创产业、兴生态旅游、兴创新科技,创造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