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一场战役,赢了战略胜利:两千多年前的浔阳之战

2020-09-17 14:04:47 作者: 输了一场战役

人类自诞生文明以来,战争就从未停歇,经过数千年的战争,战争早已从局部战斗的胜负进化成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战略上的成功,是由一次次战役的胜利最终形成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每一场战役的胜利都决定了战略的走向。

恰恰相反,有的战争之中,站在战略的高度,战役的胜利恰恰导致了战略的失败。这样的情况在人类战争历史上比比皆是,例如近代第2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上,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几乎取得了所有战役的胜利,但是,日本却最终在侵华战争乃至于第2次世界大战之中一败涂地,最终无条件投降。

虽然日寇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但是,在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之下,日本有限的资源和兵力陷入了庞大的中国战场,最终被消耗殆尽,日本不但没完成自己侵占中国的战略目标,最终还被迫投降,一败涂地。

因此,战争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有的时候,赢得一场战役,并不意味着战争的最终胜利。今天要讲的这场战役,却是发生在公元前127年的渔阳之战。

汉匈之战

其实渔阳之战,在历史书中算不上经典,尤其汉匈之战持续了130多年,发生过的经典的战役多如牛毛,然而在汉弱匈强的汉初,却十分重要。

汉武帝继位之初,凭借机动能力无与伦比的骑兵,匈奴依然占据巨大的战略优势,除了卫青带领的军队能够与匈奴与之抗衡以外,其余的战役基本上是屡战屡败。尤其是汉军一直在北方战略要地渔阳上不断栽跟头,不过,正是因为最终输掉了这场浔阳之战,才有了后来的反击与胜利。

汉匈之战地图

自从汉军与匈奴的战争爆发以来,汉朝一直难以控制河套地区,因为军不熟悉草原地形,所以在草原作战想要取得胜利更是难上加难,正因如此,当时的汉军可以说是被匈奴吊打。

这场百年之战的转折点,就发生在公元前127年的这场渔阳大战。当时的渔阳、雁门等地,不断遭受着匈奴骑兵的侵扰,匈奴持续不断的侵扰,一直严重影响着当地百姓生活,并直接威胁到了中原地区。

汉匈之战

整个战场上的真实写照是这样的:前一年的秋天,匈奴派遣两万骑兵攻打渔阳,驻军将领率领着数千汉兵击退匈奴,并且付出惨烈代价,损失了数千精锐兵力。

可是当汉军还没有缓过神来,第2年的时候,匈奴又一次出兵,凭借骑兵超强的机动能力,在渔阳疯狂杀戮。这6年的时间里,百姓苦不堪言,汉军屡战屡败,猖狂的匈奴甚至经形成了自己攻打汉军的套路。

卫青将军

在汉匈开战6年以后,汉军几乎只能被动挨打。面对这种局面,骄傲的大汉王朝自然容忍,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在思考着汉军为何在兵精粮足的情况下,依然打不过匈奴。

原因其实并不难找,这完全是因为汉军在机动能力,也就是骑兵的巨大劣势和战略目标的失误。每一次迎战匈奴,汉军都是被动迎战的那一方,甚至还经常在匈奴最熟悉的草原腹地展开战斗。这样一来,他们只能被匈奴牵着鼻子走。

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汉武帝,他首先寻找到了最适合带兵抗击匈奴的将领卫青,并规划了下一个攻占的战略目标——河套地区。

卫青将军

当时渔阳的将士们在韩安国等人的带领下誓死顽抗,甚至都已经步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个时候,汉武帝没有像往常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将战略目标指向了匈奴的要害之地。卫青带领着数万精锐汉兵,直接攻打匈奴河套草原,这对于匈奴而言,完全是一场猝不及、防毫无准备之仗。

河套地区的匈奴守军,被汉军打的落荒而逃,这场战役中没有偷袭,也没有诡计,汉军趁着匈奴主力陷入在渔阳之战的胜利之中时,用出其不意的手段,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