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显然有着大不一样的“环境”,会展业发展将会面临怎样的趋势和挑战?又该如何积极适应新的方向和需求?中国会展杂志社社长倪玮表示,“由于防疫前沿与复产前沿的双重压力持续、市场需求疲软与行业转型的双重考验叠加,会展推动产业市场恢复与拉动消费增长的双重角色将愈发凸显。在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会展业也将有所作为。”
倪玮认为,为扩大内需,我国逐步加大自有展会办展力度、促进内循环经济服务的格局将会形成,而会展业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流通、消费的链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会展活动的交易、交流、激活等诸多功能,将成为各大产业恢复市场活力的重要推手。“与此同时,通过展会的人员聚集作用,凸显会展业‘一比九’的拉动与辐射作用,带动城市餐饮、旅游、酒店业等服务业消费,更可以作为驱动消费的推手。”
「03」“给机会”
15个项目新场景、16个项目新产品、18个项目投资机会
13个新消费场景清单、7个产业政策清单、23个重大活动清单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企业和人才。如何对接到企业和人才?城市的逻辑已悄然改变。而与以往较为单向的“招商引资”相比,更加双向的“机会清单”正成为“新入口”:从“我们要什么”,到“我们有什么、还需要什么”。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成都围绕展会服务模式创新要求,再次对外发布合作机会清单。记者了解到,此次机会清单涉及15个项目新场景、16个项目新产品、18个项目投资机会。项目新场景:天府国会中心、空港国会中心等提出了合作需求,有融资、项目招引、人才引进以及运营管理等;项目新产品:包括IES智慧会展平台、会展物联网管理平台、主场服务线上平台、抗疫解决方案等;项目投资机会:全市基本都有会展载体建设项目,覆盖了中心城区和其它区(市)县。
其次,“机会”还涉及13个新消费场景清单、7个产业政策清单、23个重大活动清单。新消费场景清单,提供了一批具有成都特色、老百姓消费市场大的机会场景;产业政策清单,是目前在会展产业促进、管理、创新等方面最新举措;重大活动清单则列出了今年举办的重大活动。
这种让机会“落地成金”的方式,实际上也是从应用场景上为企业提供供给。“现在城市发展的物理空间已遇到了瓶颈,需要一种新的供给出现,也即‘场景’。”在陈赋看来,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这正是“机会”的直观体现。“为此,我们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围绕城市特色和产业促进需求,正积极推动《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通过人大立法,目前已全面征求社会和部门意见并完善,力争年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