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厘米的扶贫脚步

2020-09-22 08:07:07 作者: 75厘米的扶

8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大石寨镇东方红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王文刚前往贫困户家。记者恩浩摄

8月10日,王文刚正在帮助村民赶羊。记者张晟摄

8月29日,王文刚早晨起床后准备从村部前往贫困户家。记者恩浩摄

“到周立军家2417步。”

“到于双柱家2880步。”

“到黄昌义家3520步。”

对于从部队转业、现担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大石寨镇东方红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王文刚来说,由村部到每个贫困户家的步数他都烂熟于心,像部队列队报号一样张口就来。

驻村两年多,村里每个贫困户家他都去过不下20次,每一个贫困户家都留下了他当兵时训练出的标准75厘米扶贫脚步。

军营闻号角村里听鸡鸣

喔呜喔——喔呜喔……

东方刚刚鱼肚白,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大石寨镇东方红村里的大公鸡就啼鸣起来。

就像听到部队的起床号一样,王文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上参军时经常穿的绿色迷彩服,开始了新一天的扶贫工作。

王文刚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在部队里他是每天第一个出操报号的排头兵,在扶贫工作队中他是每天第一个起床工作的带头人,而走访贫困户是他每天必备的工作。

王文刚今天走访的贫困户叫窦玉林,住在村西头,距离村部1200步。

窦玉林今年76周岁,有一儿一女,都在外打工,他常年一人在村里生活,属于典型空巢老人。

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身体大不如以前硬朗,家里的地都转租出去了,每年靠微薄的租金和政府低保补助、粮补等维持基本生活。

2018年7月4日,驻村帮扶单位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鼓励引导建档立卡户发展庭院经济,先后为每个贫困户购买发放50只鸡雏。

窦玉林看着领回来的鸡雏,心里犯了难:“鸡雏是好鸡雏,可用什么喂呀?如果用饲料喂,成本太高了,喂不起呀!”

窦玉林越想越觉得自己养不了,就带着50只鸡雏找到王文刚:“王书记,这鸡我养不起,我供不上饲料,还是还给你吧!”

王文刚看着这两大纸壳箱里活蹦乱跳的鸡雏,再看看窦玉林满脸的愁云,不禁笑了起来:“窦叔,这鸡好养。你的难处我都想到了,我有办法让你‘零成本’养鸡!”

王文刚帮着窦玉林把鸡雏送回家,紧接着就领他往山上走。“窦叔,白天你就把鸡放到山上养,让它们吃点‘纯天然’的,等到晚上你就给它喂这种野菜,里面掺点玉米面就行。这眼瞅着就上秋了,你到地里捡点没收净的玉米棒子就解决了玉米饲料的问题。”

窦玉林一听就乐了,秋天一到,他按王文刚说的到地里捡回秋收完丢弃的玉米,足够喂养他这些鸡了。

元旦前夕,窦玉林喂了5个多月的小鸡长大了,通过驻村工作队帮助销售,一次就销售27只,每只卖到100元,一次性收入2700元。到今年夏天,窦玉林还销售鸡蛋2400余枚,收入2880元。

在大石寨镇东方红村,通过发展庭院养鸡,全村48户建档立卡户饲养了2400只鸡,全村共饲养了5326只鸡,其中公鸡有2129只,增收146000元。每到清晨,村里雄鸡的啼鸣声此起彼伏,仿佛述说着东方红村庭院养鸡产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参军攻堡垒扶贫攻“黑屋”

坐落于归流河畔的东方红村,是1998年大洪水后新建的整体搬迁村。由于贫困,村里有12户人家一直住在当年政府援建的“毛坯房”里,入住至今没有吊棚面、刷墙面和打地面,当地人叫它“黑屋”。

脱贫不能留死角!消除“黑屋”、让全村贫困户在2020年底前实现从里到外的脱贫,成为摆在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一项紧迫工作。王文刚和他的扶贫工作队担当起主攻任务。

参军攻堡垒,扶贫“啃硬骨”。王文刚带领驻村工作队挑选的第一个主攻目标,就是连院门都没有、靠4条大狗看家护院的贫困户齐幸杰。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