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上海自贸区样板”,自贸区制度创新开花结果背后的故事

2020-09-22 12:04:56 作者: 构建双循环新

新民晚报讯 (首席记者 宋宁华)今天上午,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内的两家外资企业举行了一场简短的医疗器械项目签约仪式。和普通企业合作不同,记者了解到,这是在政府的牵线搭桥和精准服务下,依托“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创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一次成功实践。

图说:施乐辉公司与伟创力公司,达成了医疗器械委托生产合作。宋宁华 摄

制度创新促成“签手”

今天上午,这个看似流程简短的活动,见证了源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又一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开花结果。

通过此次“牵手”,施乐辉医用产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乐辉)与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创力),达成了医疗器械“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在注册人制度下的委托生产合作。这是施乐辉从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向医疗器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土研发升级的一次尝试,也是伟创力从金属件委托加工向医疗器械生产加工进军的一次升级。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内窥镜摄像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借助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实现本土化生产,对国内患者是个好消息,既可以让患者快速用上最先进的设备,也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

此次合作也将有效促进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本土化和生产本土化,更好地满足国内大市场需求,将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惠及国内患者;同时还将推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等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区内、上海乃至长三角及全国企业。

图说:伟创力企业内部。杨珍莹 摄

“开花结果”背后的故事

说到“开花结果”背后的故事,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推出后,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注册辅导、体系建立、样品检测、技术对接等环节给予了诸多支持。2019年6月,施乐辉启动了“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项目,此产品在成像质量、灭菌方式、手术便利性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保税区管理局在分类分层精准化企业服务过程中,了解到伟创力转型升级和施乐辉研发生产本土化的需求。于是,通过在企业间精准匹配和牵线搭桥,最终伟创力以精益的生产过程、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对法规的深入理解打动了施乐辉,赢得了“芳心”,促成了此次合作。

事实上,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内已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建立了高端医疗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双通道,形成了有利于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尽管面临着新冠疫情的冲击,受益于制度创新、功能创新和服务创新的示范带动效应,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的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增:今年1月到8月,保税区域完成进出口总额6922亿元,同比增长1.7%,占上海全市的比重提高到31.6%。今年1月到8月,保税区域内的企业完成经营总收入14040亿元,近3个月增幅接近10%。

未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还将在汇聚高端要素、畅通流量通道上足下功夫,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以制度创新引领,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上海自贸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