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同态和老伴。刘宇太摄
周春柱在修剪绿化树。 路漫漫摄
余洪永(左)在新房门前与第一书记陈健分享致富喜悦。吴 艳摄
侯彩凤在收菜。陈 鹏摄
九月二十三日,刘青平(左)在参加庆祝丰收节的点豆花大赛。张 浪摄
崔满路近影。 本报记者 付 文摄
9月22日是秋分节气,人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春种秋收本是四季轮回,而在2020年的时光记忆中,田野里却起了非同寻常的波澜——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农民种田节奏,面对耽误不起的农时,上下合力保春耕;南方洪涝伤及粮食生产,洪水退去后人们抢种补播,确保丰收到手——亿万农民以汗水浇灌出丰收硕果,为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比蜜甜
█ 方同态 湖北 黄冈市但店镇方新湾村村民
9月21日清早醒来,听到鸡舍里不同往常的动静,我就预感有好事发生了。赶忙披了件衣服跑去一看,果然有好事——把那只“咯咯”叫不停的母鸡从我自制的孵化器上抱开,只见稻糠中的鸡蛋都已经裂开了一道道或长或短的缝隙。我拿起裂缝最深的一个蛋,把它轻轻握在掌心,眼看着雏鸡一点点拱破蛋壳。我高兴地大喊:“老婆子,你快来看哟!”
这是两年来,我自制的“土味”孵化器第一次成功孵出小鸡。
回想这些年,跟做梦似的,我们家陆续迎来丰收,从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慢慢爬出了深渊,脱贫奔小康。
那是2013年,我刚做完食道癌手术,每个月都要去做化疗,身体非常虚弱,啥农活都做不了。为了看病,家里欠下了六七万元债务。当时我已67岁,一度觉得这辈子就这样完了,甚至不敢去想那些医疗费,那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纵然再难,生活还要继续。我又操持起年轻时学会的篾匠手艺,每天编竹器换点钱,还尝试着搞起了中蜂养殖。儿女各有自己的负担,我不想花他们的钱,但自己挣的钱实在太少了,一到晚上想起还没还清的债,就睡不好。
就在这时,党的扶贫政策春风吹进了我们村。中建三局的扶贫队从2016年起来到了方新湾村,动员留在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发展特色养殖,我也动起了这个心思。
2018年,我养了50多只土鸡,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死了不少。我又心疼又后悔,心里直打退堂鼓,扶贫工作队队员找上门来给我鼓劲,还帮我争取了产业补贴,请来了县里的养殖专家,手把手教我怎么养土鸡。有时候他们还来我家鸡舍打扫卫生,帮着喂药。去年,我终于养大了100多只土鸡,很快就通过村里的网店销售一空,赚了1万多元。
扶贫工作队队员看我养的中蜂产蜜量太低,又给我请了专家来指导。去年我增加了25箱中蜂,增加了3000多元的蜂蜜收入,年底一算账,毛收入2万多元!我靠自己不光把剩下的债还清了,平时还能给孙子、孙女点零花钱,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现在,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在黄冈市水厂当工人,两个小家都生活得不错。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用新酿的蜜泡一杯水,喝一口,香甜涌遍全身!我觉得生活越过越甜蜜。
本报记者 程远州整理
豆腐也感恩
█ 周春柱 河南 南阳市周庄村村民
“豆腐!热腾腾的豆腐!”叫卖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这是我的“感恩豆腐专车”出村了。 因为9月20日那天要举办庆祝丰收节的活动,我凌晨就忙碌起来,做了几方豆腐。卖完赶快回家,为的是把村文化广场和附近路面清扫干净,为附近的花树剪枝。当天上午欢度农民丰收节要载歌载舞,我有广场舞节目。有空的话,我还准备给河渠清淤。我忙而充实,每天有使不完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