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补救前后对比
今天是教师节,看到一则挺雷人的报道,大概的意思是:临沂一位母亲在检查儿子的书包时,看到儿子给老师做的教师节贺卡,瞬间尴尬了。据悉,贺卡是黑色的,儿子用白纸在里面画着“王老师”,旁边还贴有白色小花,并写着“祝王老师教师节快乐”的横幅。
这场面,这氛围到底意味着什么,应该不言而喻。不过,按照报道中的说法,当事母亲“连夜补救”把贺卡上好颜色,才算躲过这场“教师劫”,要不然都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解释了。可事实上,如果教师节的“送礼”都能如此“用心”,可能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送礼”是非了。
要知道,谈论教师节,送礼“这一环”应该是无法回避的。即便在舆论的共识里都在强调“礼轻情意重”,但回到现实的图景里,学生向老师表达的“敬意”,最后还是会沦为家长们变相争宠的“工具”。起码在一定程度上,送什么礼,怎么送礼,基本上都在家长的掌控之中。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送礼”这种人情世故,并不是师生之间的专属互动。所以,就因为教师节的“送礼”环节,便一味地强调“师将不师,生将不生”,显然是在回避问题的本质。因为,就“送礼”这种社交互动,其实在世俗秩序中很普遍,只不过随着“送礼”变成利益勾兑时,所谓礼仪的部分就彻底不复存在了,而留下的仅是“送往和交换的功利心”。
而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历来又被塑造得很清风明月。所以,出现利益勾兑的情况,自然让人觉得违和感很重。只可惜,讲道理,摆清高容易,真要是走进现实图景,老师和家长就成为合谋的利益共同体。因为,回到现实的教育图鉴中,老师再怎么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能依然存在选择性偏见。
尤其在优质校区中,班容量基本上都是“过量的”,这种情况下,家长为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就会不择手段。久而久之,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就不再单纯,直到让“送礼”变成一种潜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这其实跟患者家属给医生“送红包”是一个道理。
实际上,在“送礼”的舆论影响上,存在一个悖论的现象。家长说:“现在的老师都明着要,不送不行,孩子受气,真是没办法”。老师说:“我从来都没收过任何学生家长的礼品,就是有家长强送,我也都退回去了”。对于这两种态度,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也“情理之中”。
只是,真的是“不想送”和“不愿收”的事实吗?我看未必,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公共社交中,人们并不相信公共规则,却将一切的信任保证依托在潜规则上。于是,“送礼”和“红包”就应运而生了。虽然,人们总强调,这是一份心意。
可事实上,当“送礼”和“红包”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时,可能“怎么送”,“送多少”,就成为一种社交“显学”。当然,回到人的功利心上,当“你不送”,“你不收”被称之为“傻子”时,可能“聪明人”就成为人们的唯一选项。所以,别说“老师怎么样”,也别说“家长怎么样”,先看看自己有没有为这个“坏风气”添砖加瓦。
另外,老师是学校教育中较为核心的资源,虽然从学校的立场来讲,希望老师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作为老师而言,他(她)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老师的职能,这种情况下,但凡存在规则漏洞,就很容让人性“钻空子”,让“送礼”被异化。
过去,人们常常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可事实上,只强调是非对错,根本不解决问题。另外,我们除却要声讨“收礼者”,也要谴责“送礼者”,只有如此,才能平衡现实中的对立情绪。要不然,总拿师德说事儿,只会触发更坏的现实图景。
与此同时,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其实还要从教育的本质抓起,只有如此,家长才能找到更为适当的“推娃”路径。而不是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拼爹妈”。如若那样,所谓的教育可能也只是一个过场而已,并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有所改变。
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节“送礼”现象,这些年已经收敛很多,但不代表“送礼”现象整体收敛。因为,就打击老师和家长不正当的勾兑,往往在教师节会形成舆论高峰,这导致,想让“送礼”进行到底的最佳方式,就是避开教师节,找更为寻常的日子进行关系“勾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