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到29岁,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岁月”。逐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人生中很多值得铭记的时刻都发生在这十几年间。
然而,这个年龄人的人心理可能也是最脆弱的。一旦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难以跨越的坎坷,年纪轻轻的他们反而更容易走极端。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全球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很多人都是一时冲动,在最后时刻,如果有人拉一把,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干预体系。
15岁佛山女孩的生死一小时
每天的子夜到早上6点前,是鲍威最忙碌的时段。她的精神高度紧张,因为此时进线的每一通电话,可能都牵着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最新研究表明,与白天或者傍晚相比,自杀大多发生在零点至凌晨4点之间。根据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调查显示,半夜后的平均自杀率为每小时10%,而在凌晨2点至凌晨2点59分期间,自杀率最高至16%。这与鲍威的经验相符,这段时间里出现的“自杀信息”最多。
“XXX(药)吃了14片可以死吗?不够的话,我还有一盒,把它吃完。”这是一位来自佛山的15岁少女小婷(化名)进线后的第一句话。今年3月的某个凌晨接到这个电话时,即使已经“百炼成钢”,鲍威还是愣了一下。
小婷一次性服用14片上述药物,属于严重的过量,意味着此时的小婷已有生命危险。
这是鲍威接触过的年纪最小的自杀者。是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一个15岁的女孩想不开?原来,抑郁症已经在这个孩子的心中盘踞了三年有余。近期,小婷的抑郁症加重,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既然接到电话,鲍威就不能让死神得逞。她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一边和小婷一刻不停的继续聊天,通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防止她做更决绝的行为;另一方面迅速报警。终于,一个小时以后,佛山的消防员打开了小婷反锁的门,她被及时送往医院,脱离了生命危险。
12名客服半年救下175人
你可能以为,鲍威是一名接听防自杀热线的志愿者,其实她来自京东,是“生命通道”项目组12名普通客服中的一员。
“生命通道”项目组是专门针对在客服过程中遇到的有轻生念头的用户而设立的。部分消费者在售前和售后咨询中,可能会透露出自己的轻生念头或行为。京东利用“天象”智能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出这样的消费者,由“生命通道”项目组迅速介入干预。
该项目组的12名客服,都在一线服务多年,经验丰富。他们经过系统的培训,能够在遇到有轻生念头的用户时,迅速联动京东的各个部门,尽最大的努力阻止用户可能的轻生行为,全天24小时不曾间断。
图片说明:京东“生命通道”项目组
据了解,从2020年3月成立,至今,“生命通道”项目组接到了175名有轻生念头的用户的咨询,全部被项目组的客服挽救了回来。像小婷这样生死一线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比如近日晚上9点半,程先生在瑞士军刀维氏京东自营旗舰店在线咨询:“用来割腕锋利不,老婆孩子都不在了,没啥留恋的了。”系统通过对关键字的识别,程先生的咨询迅速交由生命通道项目组的李岩处理。
此时,程先生已经下单了一把瑞士军刀,按照京东物流的速度,第二天就会送到程先生手里。为了与死神赛跑,李岩第一时间报警,然后火速和物流站点联系,暂停了瑞士军刀的配送。一个小时以后,李岩再次联系警务人员,得知程先生暂无生命危险,已得到妥善安置。程先生的父母已经来到儿子家,“没收”了家里所有的“危险品”,打算最近几天都住在儿子家陪陪他。据悉,程先生最近刚刚和妻子离婚,孩子也被判给了妈妈,程先生心情极度郁闷,因此钻了牛角尖。
救人秘诀:温度比技巧更重要
冲动型自杀是指本身并没有身心疾病,而是在遭遇一些负面事件后出现悲观、压抑、狂躁等情绪后无限放大,最后采取了极端的自杀行为来发泄和解脱。据统计,冲动型自杀占据自杀者中的大多数。而当自杀的念头产生,越早的进行干预,干预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这12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是如何成功挽救175人的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