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晓静(右一)和同事一起讨论护理方案。 河北日报 通讯员 闫 军摄
战疫感言
作为一名护士,我很普通。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了我,锤炼了我,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经历了不平凡的成长。党和人民给了我至高无上的荣誉,我倍加珍惜,更倍感激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和我的同事们一起,把满腔热情倾洒在护理工作岗位上,把所有的爱与真诚奉献给我热爱的患者们,生命不息,奋进不止。
——遵化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晓静
□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
“假期各部门值班人员少,各科室护士长必须提前备好急救药品、检查各抢救设备性能是否完好;护理部不但要安排好值班人员,还要有备班人员……”9月27日上午,遵化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晓静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一边提醒各科护士长,越是国庆中秋长假临近,咱越是要把握好每一个护理细节,把护理工作做到极致。
80后张晓静长着一张娃娃脸,但说话行事却有一种比同龄人成熟的果决和干练。她说,是今年初驰援武汉的经历让自己得到了锤炼和成长。
今年1月下旬,得知院里要派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当时在医院护理部担任干事的张晓静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并提出了“不容拒绝”的两大理由:“第一我是呼吸科护士出身,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在一线,有抗击疫情实战经验;第二我毕业于位于孝感市的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护理专业,对当地语言和风土人情比较熟悉,有利于全方位参与护理工作。”
2月9日清晨5时,张晓静接到医院紧急通知,她此前的申请已获批准,将跟随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奔赴武汉。6时,赶到医院,着手准备出发前的物资。张晓静记得,当时她所在的遵化市中医医院倾尽所有为她带上了一大批急救药物和防护用品,“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背负着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重托,所以我一定要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临近中午,张晓静回到家里,亲手做了一顿午饭,想陪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然而还没来得及拿起筷子,便接到了出发的号令。
来不及抱抱两个孩子,来不及同丈夫深情话别,她转身出门。临行前,前来送行的遵化市领导询问大家有什么需要,张晓静回答:“别告诉我的父母,他们身体不好,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到达武汉,经过严格、规范的岗前培训,2月12日晚,张晓静与15名来自唐山的医护人员组成唐山护理队进入江岸方舱医院A病区,张晓静被任命为领队、护士长。
“第一次上岗是20:30到凌晨2:30的班次,虽然从概念上讲一个班次在舱内工作时间是6小时,而事实上,从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交接班后出舱,总共需要9小时左右。”张晓静说,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事情繁杂,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既考验医护人员的体力、耐力,也考验大家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由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行动不便,加之戴着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抽血时很难做到‘一针见血’,再扎第二次时很多护士含着泪不停地说对不起。”
即使是这样,张晓静还是带领团队彼此鼓励,互相打气,首次进舱便全面完成了64份咽拭子采集,600份中药发放,安置了16名新入院患者,对175名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等治疗护理工作。
在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身为护士长的张晓静提出,要把每一个护理环节做到极致。在她的微信中,至今还收藏着每一次交接班记录:“2月19日:接班557人,本班新入8人,转出2人;本班统计床位总数578张床,现有病人564。空床14张……”“2月28日:A300是烈士家属,A305新入病人是社区医院的同行……”
张晓静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有患者需要转院治疗,医护人员只需在交接班时向下一个班次说明哪位患者即将转院便可。而在江岸方舱医院,她会在交接班记录上明确标注转院患者的具体离舱时间、转入医院的具体名称,以及转院车辆的安排情况。
虽然方舱医院接诊的绝大多数是轻症患者,病情相对平稳,然而由于疫情造成的恐慌和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孤独感,一些患者的情绪变得焦虑不安,甚至易怒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