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即将迎来建党百年之际,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平街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红色基因得天独厚、人文底蕴精深广博、海派文化印记鲜明、区域资源多元丰富。为进一步扩大天平风貌党建引领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发扬,感悟仁人志士们的革命初心和革命印记,丰富街道“四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漫品 “初心路”,讲述他们与建党、建国之间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日前,“漫品天平初心路”再度启程,来自永嘉新村居民区共建单位杭州银行徐汇支行以及居民区党员群众30余人,在主讲人、城市文化研究者吴飞鹏的带领下,从永嘉路309号嘉澜庭出发,途径张澜旧居(永嘉路321弄8号3楼)和萧红、萧军曾经的住所(襄阳南路351号3楼),再回到嘉澜庭,一路讲述民主革命家以及青年爱国作家的故事,带大家忆往昔、寻初心。
第一站:寻访张澜旧居
1946年,张澜居住在永嘉路321弄8号3楼,这里及其周边地区是永嘉路上居民最为集中的地方。这座弄堂里的小楼有着当年西式建筑的普遍特征,不宽敞却安适。3楼的一间小客厅曾经是张澜会见各界人士的地方。张澜这个名字首次被人们知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他英勇领导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从此开始了他革命的一生。
张澜曾说:“我个人对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之信念,及为此而努力之决心,决不变更。我希望以往之全体盟员,站在忠诚国民之立场,谨守法律范围,继续为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而努力,以求达到目的。”
第二站:寻访萧红、萧军曾经的住所
襄阳南路351号是一幢三层现代式带装饰艺术的住宅,建筑门洞和窗沿都有着雕花的纹。襄阳南路原来叫拉都路,萧红、萧军两位作家到上海后搬了几次家,但都没离开过拉都路。
著名的“小小红军的故事”就来源于襄阳南路351号,这里也有萧红晶莹的文学灵魂,她以“小小红军的故事”作为笔名发表成名作《生死场》。鲁迅先生与萧红和萧军是好友,曾于1935年3月携妻儿来此处拜访,在那之后,萧红完成了自传体抒情散文集《商市街》。后来,叶紫、萧军、萧红三人组成“奴隶社”,叶紫的《主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便列为“奴隶丛书”之ー、之二、之三,鲁迅分别为他们作序。
第三站:寻访嘉澜庭
位于永嘉路309号,占地767㎡,经过旧改地块置换和城市风貌更新,成为一处供人们散步、休憩和交流的口袋公园。东侧以立体橱窗的形式集中展现了宋庆龄、张澜、马叙伦等著名统战人士的生平。
马叙伦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先后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部长、第一任高等教育部部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马叙伦因贫病交加,曾蛰居襄阳南路383弄内一处普通里弄住宅,更名“邹华孙”,专心著述。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最初是马叙伦的建议。
参与本次初心路的杭州银行徐汇支行是永嘉新村居民区的共建单位,经常参与居民区“周五共建日”活动,开展各类居民喜闻乐见的服务。疫情期间,杭州银行徐汇支行向居民区捐赠新鲜蔬菜;高温期间,向居委干部送上清凉防暑慰问品,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