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博物馆“李泰墓室”展区直播。曹忠宏摄(人民图片)
9月26日,“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图为观众在展览现场参观体验。贺路启摄(人民图片)
市民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体验互动装置。王 初摄(人民图片)
“在家看全球国宝,足不出户云游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技术的助力下享受云端视觉盛宴,真是太棒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近日举行,16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在线介绍馆藏特色珍品,累计吸引约2亿中外观众在线“走进”文化宝库。受疫情影响,云上展览、在线直播等成为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新方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这一话题今年备受关注。
博物馆有了新玩法
作为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的倡议方,中国国家博物馆采用8K拍摄、制作,大屏呈现文物细节,通过AR、动画,全程5G直播带给观众沉浸体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直播中为全球观众讲述陶鹰鼎、伏羲女娲像立幅、针灸铜人等馆藏珍品。
“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向世界展示博物馆的文化魅力,让全球观众在线感受文化赋予的力量。”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此次活动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博物馆长久合作共赢提供新的思路,并推动博物馆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中国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各种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手段齐上阵,直播已成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这件气势非凡的铜鼎,是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铸客大鼎,它的体积在全国所有出土的大鼎中是较大的。”安徽省博物馆日前使用一款AR魔镜进行直播。山西博物院则推出文物数字化展览“壁画的平行世界——狄仁杰带你探北朝”,以“无实物、场景化、重交互”的独特风格,带领观众开启北朝社会、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探索之旅。
“科技对公众体验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余开亮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科技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可以给公众带来高清、立体、互动、虚拟等诸多新型体验。
文物资源“活”起来
数字化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给公众提供解锁博物馆的新方式,也为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接受采访时说,数字技术在记录展览、数字化保存文物以及文物保护和复原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天津博物馆近年启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成功升级“网上秀”,完成25件瓷器、玉器、青铜器、砚台、工艺类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以及100件书画、丝织品等文物的二维高清图像采集。山东博物馆也将对馆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旧藏服饰进行三维数据和纹理采集,通过信息采集以及后期技术合成,尽可能地还原服饰类文物最初的颜色、款式等形态。
在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看来,馆藏文物的多少固然是衡量一个博物馆“家底”的标尺,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发这些“家底”也是考评博物馆的一把标尺。博物馆“上云”,不是简单地披上数字化外衣,也并非直接把博物馆藏品放到网上展示,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让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各种文物资源“活”起来,让内容设置更走心、知识普及更入心。
对此,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认为,专业公司的介入、支持,能把博物馆陈列展览技术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从成本和分工来看,博物馆可以依靠专业公司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不少博物馆开始“借力发挥”“借梯登高”。比如敦煌研究院和腾讯今年2月联手打造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开创“今日画语”、“为壁画填色”、敦煌动画剧等广受好评的内容,目前已有近1900万人次在线访问。该小程序最近推出“云采丝巾”,用户可用敦煌壁画中的图案自行设计丝巾,并通过腾讯云的 AI 技术进行“云试戴”,还可一键购买。“数字故宫”小程序也于近日上线,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快速定位、浏览“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还可以在“相识大考验”趣味答题中了解文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