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忧伤,在生活里流淌——一部反映老年知识分子面对拆迁老屋所思所想的上海话剧《家客》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之后,昨天在沪举行了“二改”专家修改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对如何打磨这部话剧中心出品的剧目提出了评估意见。
该剧2019年度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介绍道:“滚动资助,就是在原来基础上‘优中选优,好中选好’,进一步提升。”去年7月30日,该剧首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改”专家修改会。中国儿艺原院长欧阳逸冰开门见山道:“这不是一般的研讨会,而是专家评估会,有评有估。”
图说:话剧《家客》 官方图
人就是客
专家都认为该剧是一部看似一地鸡毛,实则充满人生哲理和况味的剧目。中国艺术研究员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引用了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说法形容该剧:“这部戏体现的就是——世界,就是人的状态。” 她进一步阐释道:“《家客》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居家不是客,客居不是家,到底谁是主人,谁是客?”剧中一座即将拆迁的老屋,一对70岁左右的夫妻,忽然迎来了一位消失了40年的男人。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这样的往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李龙吟认为:“中国一样的戏不少,但这一部不一样。它点穿了家也都是临时住所,不管你是继承来的、分配来的,甚至因娶妻‘娶’来的,最终你还是要离开它。对固定的家而言,人可能就是客。说到底,就是提醒我们怎么过一生。”
图说:话剧《家客》充满人生哲理和况味 官方图
低音抒情
全国专家对于上海编剧喻荣军如何能精准把握退休知识分子的内心戏都颇为好奇。《追梦云天》编剧王俭表示,该剧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顿,是如何在生活中流淌……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它是高八度喧嚣的背景下出现的一部中低音抒情性作品。我们现在看戏像是赶火车、赶飞机。高铁讲究效率,艺术追求品位。我们不能把艺术和高铁划等号。”他认为该剧有点像是契诃夫的剧作,带着忧伤让大家思索。观众可以感觉到每个人物都很无奈,带着淡淡的忧伤在生活。这种忧伤会把我们引向哪里?我们每个人为什么活着?像契诃夫作品还有一点是——剧中有很多颇有意味的沉默。
图说:话剧《家客》是一部中低音抒情性作品 官方图
上海质感
就像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是只有上海独有、上海才能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家客》也是只有上海才能出品的现实主义作品。毛时安表示,该剧有质感地体现了上海人才有的生活形态、生活思索。尤其是宋忆宁的表演,体现了非常典型的上海女性。她有着很多精确到位的小动作,体现了虽然过去了40年,但是她依然对生活有着执着甚而顽强的留恋——即便貌似蕴含在一地鸡毛的琐碎之中。他还说:“我个人希望该剧能加工成一部具有浓郁上海特点,又有普遍人性观照的剧目。最好每个人一看都看得出是上海的戏,但是依然能打动北京朋友,乃至外国友人。要把这一点琢磨好、琢磨透。”
据悉,国家艺术基金从2014年起至今,对上海制作的推动力度逐年提高,去年扶持上海的项目达到了70个,资助金额5000万元,5年来计资助了上海238个项目,资金总额达到2亿元。这也是该基金看好上海独有、上海品质的明证。(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