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月4日,电影《花木兰》在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
随后“高清资源”在网上大肆传播,9月5日,网友意外地发现距离中国首映还有近一周时间的《花木兰》豆瓣已经开分。
只是令人震惊的是,豆瓣开分是刺眼的5.9分,并在一天后跌落至4.9分,目前4.7分,且还在持续下滑。
由于前期的宣传造势,影迷原本对于这部好莱坞首个亚裔A级商业大片有着巨大期待。
现在纷纷转化成数倍的失望与愤慨,将其融入到影片评论中。
仅一天时间,国内影迷的信心值基本被消磨掉,《花木兰》一瞬间成为迪士尼在国内口碑最差的作品。
作为好奇心爆棚的吃瓜群众,我也看了这部电影,事实证明这是个无比愚蠢的决定。
为了看进去,为了沉浸在剧情中,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全都失败了。
整个观看的过程中,我满脑子都是“这是啥?”“这又是啥?”“这TM都是啥?”
要我说,这电影给4.7分都高了, 这绝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花木兰!
02
《花木兰》之所以被疯狂批评,首先源自历史细节的漏洞百出和对原故事的魔改。
比如:
花木兰出自北魏历史人物,电影中的她却住进了明朝才出现的福建土楼;
电影置景中,一处门上对联写道“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则出自元曲《西厢记》,又与北魏时期相差一千年......
虽然花木兰只是一位出现在《木兰辞》诗歌中的人物,正史并未明确记载。
但是既然影视化改编采用了北魏的历史背景,那么自然就应该要符合这样的历史设定。
有言道: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花木兰这个故事,最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花木兰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出于朴素的孝悌,选择了一条不普通的道路,并最终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到了迪士尼《花木兰》里,直接成了先天有神力的女英雄觉醒后轻松拯救世界的故事。
为花木兰强行添加了一个"气"的天赋,并且在军营中随着磨练不断觉醒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设定。
对于木兰会“气”的设定,完全背离了故事的主旨。
这个"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故事内核,只有放在一个普通的、没有异能的、和我们每个人无异的女孩子身上,才格外崇高和动人。
而给花木兰本人添加的任何"独特"的技能和天赋,都会削弱这个故事的感染力,也会减弱这个故事的力量。
这个故事,穿越古今千百年光阴,一代代鼓舞无数平凡的女孩子,不是因为这些女孩子身怀绝技,而是因为她们都和木兰一样平凡。
叙事结构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变成了“同行十二天,木兰自曝是女郎”,姑且可以接受,毕竟新时代女权早已觉醒。
但把花木兰的祖先设定为一只凤凰,这是什么鬼逻辑,编剧玄幻小说看多了吗?!
然后每次木兰遇到转折点,都会有凤凰盘旋,这个凤凰的特效简直了……
劣质凤凰像野鸡,气功大师花木兰。
整个片子就是《神奇女侠》、《惊奇队长》的中西混血翻版,起名叫《凤凰传奇》更合适。
对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木兰从军”如此魔改,中国观众不骂你骂谁?
03
《花木兰》的种种漏洞和魔改,本质体现了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傲慢和偏见。
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东方文化和人物往往被解读为落后、愚昧、专制的代名词。
在电影创作中,东方男性“金钱鼠尾辫,八字胡”,女性则是“墙灰糊脸妆容”,这几乎成为标配。
这种反面造型设计可以满足西方观众的高傲和猎奇心理。
比如《加勒比海盗3》里周润发的“海盗造型”。
《花木兰》里的造型同样充满了充满了西方式的刻板和偏见。
“对镜贴花黄”的木兰被塑造成这个鬼样子,连神仙姐姐这样的容颜都几欲hold不住。
花木兰是北方人,这妆容和日本歌姬有的一拼,就差把扇子了。
郑佩佩则涂着比墙灰还厚的脂粉,再不见倾国倾城的华夫人。
还有巩俐饰演的女巫,这诡异的眼妆什么鬼,绝对巩女皇的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