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再强大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不能选择自己的血统,在世袭血统论时代,出身即决定了一切,今天再用这些来评判一个人就太有失偏颇了。大奸相秦桧勾结金国金兀术以“莫须有”罪名构陷岳飞,杀岳飞于风波亭,成为千古罪人。秦桧的后人不乏能人贤者,秦桧同父异母的兄长秦梓就为官清廉,不与秦桧同流合污,秦梓的儿子们也个个仕至大夫,南宋的抗金名将秦钜就是秦桧的后人。
秦桧实在太臭名昭著了,自己遗臭万年,还要牵连后人。到了清乾隆时候秦桧的一位后人高中榜首,在乾隆钦点时就被秦桧牵连,差点没有过“政审”与状元失之交臂。这人就是清朝的第43位状元秦大士。乾隆十六年十一月(1751年),乾隆母亲崇庆皇太后六十大寿。为巩固皇权,加强以孝治国,乾隆十七年皇太后六旬万寿恩科考试隆重举行。
殿试进行,主考官将排名靠前的几份考卷一一呈给乾隆定夺。乾隆阅完主考官放在最前面那份答卷,觉得此文气度不凡、有经世之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人实在是治国安邦的良才,心里非常高兴,正要钦点为新科状元,突然一眼瞥到“秦大士”三个字,心有疑惑:“莫非秦桧后乎?”乾隆赶紧召来主考官询问,原来这篇绝世好文正是籍贯江宁的秦大士所作。
乾隆不敢马虎,不想将心术不正的人错点为状元,也不想朝廷错失良才,更不想成为人们的笑谈,急忙派人宣秦大士觐见。秦大士自23岁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如今已经38岁了,听到皇帝的传召自己觐见,内心澎湃,欣喜若狂,心想不惑之年终于要大展宏图了 。秦大士赶忙跟着太监入宫觐见,三跪九拜之后,见乾隆龙颜紧缩,秦大士忐忑不安。
听到乾隆直直问道:“秦爱卿乃宋秦桧后人乎?”秦大士顿时心里一紧,自己虽说不是秦桧的直系后代,但也是沾亲带故,而且先祖和秦桧确实曾出一脉,实话实说的话这次肯定不能高中恐怕以后也是没有机会了,不说实话就是欺君大罪,日后追究起来那是要掉脑袋的,弄不好还要连累家中老少。
秦大士左右为难,大汗淋漓,突然急中生智,不卑不亢地回答:“禀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一听,龙颜大悦,说:“妙,好一个秦爱卿!”当场钦定秦大士为恩科状元。秦大士的回答堪称完美,只有昏君才让奸臣当道,有宋高宗才有秦桧那样的奸贼得宠,而当今圣上英武贤明,用的当然也是忠臣。
秦大士既没有否定自己祖上和秦桧的渊源,十分巧妙地夸赞了乾隆,又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秦大士的先祖秦梓和秦桧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两人两截然不同,秦梓是造福一方的清官,支持岳飞抗金,儿子们也都是贤良忠臣,秦桧却大奸大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乾隆非常欣赏秦大士的人品和才学,秦大士先后担任翰林院修撰、科举考试官、咸安宫的官学、景山官学总裁等职务。秦大士诚诚恳恳为朝廷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政绩卓著。乾隆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提升秦大士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将教导皇子们功课的重任交给秦大士,可见乾隆对秦大士的信任和器重。
秦大士为官清廉,恪尽职守,深受同僚们的敬重和喜爱。秦大士擅长诗、书、画,喜欢和名流文人往来。一天,秦大士和一群好朋友畅游西游,来到了岳王庙,大家看到秦桧夫妇长跪岳飞坟前,两旁的对联将秦桧夫妻的奸诈丑陋刻画得惟妙惟肖:“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朋友们相视大笑,大家一起笑话秦大士也姓秦,并调侃秦大士当年科考的趣事,打趣秦大士也写一副对联。秦大士不假思索,提笔挥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大士写出了宋以后世人的心声,表明了秦桧这种千古罪人令后人蒙羞的观点,也表达了对秦桧的愤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辜”,从此再也没有人戏谑秦大士姓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