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很有自知之明和主见的人,平时也能听取谋士的意见,但很多事情还是自己说了算,比如不当皇帝,尽管那么多文臣武将要他当皇帝。如今,病势危重的曹操老是梦见鬼,梦见一班被自己害死的人前来索命,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忽闻殿中声如裂帛,操惊视之忽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隐隐闻索命之声。”
这情景使曹操深知自己大去之时不远矣,群臣要曹操“命道士设醮修禳。”如同不肯当皇上-样,曹操“不允设醮”的态度也很决绝。他叹了口气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既然无所祷,那么就要作后事安排了。次日,“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传位曹丕
第一件大事自然是继承权的的问题。曹操对自己的儿子比谁都清楚,那个才高八斗的曹植虽然文才不错,但就靠会写《洛神赋》能治国吗?而二子曹彰喜欢领兵打仗,全然不懂政治,就是一介武夫,治军或许可以,治国却差的远。只有长子曹丕能完成曹操未竟的大业,取汉室而代之。曹丕果然不负所望,老子死后没多久就取皇帝之位而代之,这一点比他老子强多了。
曹操说,“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安置嫔妾
第二桩大事对一大群小老婆的安置问题。一是分一点家产给她们,主要是名贵的香料。“分香未可谓无情”, 连罗贯中也为之心动;二是今后的生活出路问题,“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屦,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后人对此往往多加褒论,不管如何,死后要这么一帮服待自己半辈子的女人自食其力,这毕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三是要“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生平极好女人的曹操死后也不放过她们,又不肯发工资,要她们自己挣钱养命来侍奉一个死人,对女人的苛求恐怕也就莫过于此了。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故布七十二疑冢
第三桩大事是“设立疑冢”, 即在死者坟墓之外造假坟,使他人找不到真墓所在。这一点很符合曹操一贯多疑的性格,也是他自知之明的表现:坏事也做得不少,死后恐仇家扒坟。
“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家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孔子有七十二贤人,曹操有七十二疑冢。鲁迅先生评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嘱设七十二疑冢”足以证明,不过浪费也太大了,且也与土地政策相悖。
再一桩心事就是“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的事了,另外就是“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不说也罢,估计在儿子手中也不能吃掉这两个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