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乞讨一边打工,白天给别人跑腿寄信,晚上帮别人缝制麻线。有时候,武训的生活遇到困境,一筹莫展的时候,武训总是鼓励自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除此之外,他还会像江湖的艺人一样,当众表演杂技。比如扛大鼎,刀破头,胸口碎大石甚至是吞石头吃毒物等等行为。靠着这些杂耍技能,成功吸引了客人的注意,获得了别人的大量施舍。
十年过去了,武训的积蓄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了。他想要用这笔钱贷款给其他人,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长此以往,在武训49岁的时候,他的积蓄已经可以置办300多亩的田地了,在当时的社会中,武训已经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了。
可是他并没有选择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辛苦,而是选择继续做一个清贫穷困的乞丐。
实现梦想的武训
武训决心将大部分的积蓄用来建设义学,到处奔走,终于在1888年的时候,经他一手创办的“崇贤义塾”在堂邑县柳林镇地区成功建立了起来。这是他创办的第一所义学,耗费了他30年的青春,30年的心血。
这所义学创立起来后,武训他诚心诚意地去请当地有名的文人或学者,让他们到这所义学任教,按月支付他们的教学报酬。但是在这所学堂里面上学读书的学生们,都是不需要交学费的。学堂里面全部的开支都是武训一力承担。
武训对老师和学生总是格外的大方宽容,但是对于自己却是非常的苛责。他一有时间,便到学堂来探望。看到认真负责的任课老师,武训总是会跪拜磕头,表示感谢。看到犯懒疏忽的老师时,他也会跪拜一下,表示提醒。
偶尔碰到顽皮贪玩,不认真上课的学生,武训便会跪在学生面前哭诉道:“要是读书还不用功,以后没出息,怕是没有脸面回家见父母呀。”听到此话的学生,纷纷惭愧不已,今后在学习方面再也不敢懈怠,努力钻研,积极上进。
看着自己的“崇贤义塾”蒸蒸日上,武训创办义学的想法更加强烈了。在1890年的时候,武训又和当地的寺庙交流,在馆陶县地区建立起了第二所义学。随后,在1896年的时候,第三所义学堂在临清县创办起来。
武训的一生都在为了创办义学而奋斗,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的他,在59岁的时候,在自己所办的义学堂里面,伴随着朗朗读书声离开人世间。学堂里面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来吊唁他,为他送行,哭声一片。
名垂青史——千古奇丐
武训创办义学的一生中,获得了太多人的爱戴和尊敬。他在自己遭受无知带来的痛苦之后,依旧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举起来下一代的未来。在清朝,武训被朝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民国时期,为了纪念武训,在为临清地区修建了''武公纪念堂''。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庆举办了一场纪念武训诞辰一百零七周年的活动。
当时武训一生的义学成就,被正式编排进入了学校的教科书,让全国的莘莘学子都了解到了武训先生的事例。
武训靠着一生的默默奉献,成为了唯一一个以乞丐身份进入中国历史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全球书刊《世界教育辞典》中,被誉为 “无声的平民教育家”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