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明朝政府实行的路引制度,也是他们对于控制人口流动,掌握人口动向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凡军民无文引,及内官、内使来历不明、有藏匿寺庙者,必须擒拿送官。仍许诸人告首,得实者赏,纵容者同罪。"
不得不说,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对于百姓的把控变得严格起来,也 确实非常方便管理,谁要是犯了罪,只要有路引这个东西,也算是有迹可循。
但是如果要与清朝相比的话,当时的人们出门实在是太麻烦了。有的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一辈子待在方寸之地;
而对于乞丐来说,这种就地收容管理的方式,人数在可控范围之内,确实能够保住更多地区的稳定,但是一旦当一个地区的乞丐数量达到不可控的时候,对于政府来说,其实同样也是一个隐患。
宋朝城市与明朝城市,哪个时期的城市更加开放?答案其实显而易见
关于夜禁制度
说到坊市分离,打破夜禁,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宋朝绝对是榜上有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
这里描述的就是当时京师几乎所有大酒店都整晚热闹非凡的一个场景。"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宋朝夜禁制度的开放,使得当时百姓的夜生活变得非常丰富多彩,不再像过去一样,一到时间就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坐等漫漫长夜过去,然后迎接黎明的到来。
而宋朝夜市带来的精彩,有的时候仅仅凭借文字又是形容不出的,因为没有画面感。
但是我们可以在《清明上河图》,这么一幅体现北宋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画作中,对当时夜禁制度下,人们晚上的狂欢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看下面的这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标记店铺名字的文字看着非常显眼,而我们要看的,确实这个文字写在了哪里,灯笼上。
灯笼是用来干什么的?夜间点亮的。也就是说,每逢夜晚来临的时候,灯笼里面的蜡烛都会被点燃,而点燃灯笼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让人们能够看清楚灯笼上的字,晚上出来玩耍的时候,不至于走错地方。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可能都会发现,某府门前挂着的灯笼上,写的文字也是透露出府门信息的。其实这些灯笼要是放在今天,那就是妥妥的灯箱广告了。
而这些店家之所以要煞费苦心地在将招牌做在灯笼上,也是为了顾客的夜间消费。所以即便处于夜间也有顾客消费,这就是宋朝夜禁被打破的一个非常直观的证据。
而宋朝灭亡之后,先不提明朝,就说夹在正中间存在时间段的元朝,也是火速地将夜禁制度又重新确定下来。
随后明朝继续保持着元朝恢复的夜禁制度,后期的百姓们就再也没有过像宋朝百姓那样,可以过自由自在精致生活。
最为直观的,就是在宋朝之后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几乎没有找到一丝灯箱广告的痕迹,属于夜晚的黑暗,最终还是再一次侵蚀了元明清三代百姓的生活。
总结:
宋朝的城市与明朝城市的差距,从同时这采取的政策上就你可以看出来了。宋朝采取的是一种比较宽松的管理方式,侧重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宋朝的乞丐到哪里都能得到收容,不用担心被遣返。
而明朝在城市管理上惊险的要严谨很多,因为他们侧重的是军事安全。所以由这方面衍生出来的,不管是城防管理,还是对人口流动性的严格把控,目的都是一个,为了国防安全。
除此以外,如果要论城市的开放性的话,宋朝比明朝要开放很多,对于城市以及百姓的控制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夜禁制度取消与否也是衡量当时城市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