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一直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强国。由于地理位置很好,西靠泰山,东临东海,有有着富庶的渔盐利益,加上又是周朝功臣之首姜子牙的封地,其经济、政治都名列前茅,不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齐国都是大国之一。
自泰山属琅琊,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齐国自齐桓公姜小白时期达到鼎盛,兵锋所指之处无不称臣屈服,其威势除了后世秦始皇之外,整个春秋战国没一个霸主可比得上,可以说齐桓公在世时,整个春秋时代无不以其意念为指示牌,连周天子也不得不在其“尊王攘夷”的旗号下生存。
可是好景不长,自齐桓公死后,齐国迅速衰败,甚至在后面还发生了“田氏代齐”,贵族田桓子取代了姜氏,将整个齐国偷天换日改姓了田,而要说起齐国为什么会发生改姓事件,乃至于最后被秦所灭的原因,不但在于外患,更主要的是在于内忧,特别是齐国朝廷上的内争,把齐国给耗死了。
齐国内乱自齐桓公的父亲齐襄公时期就开始了,之后历代齐国君主都无一例外地陷入这魔咒之中
齐桓公姜小白是父亲齐襄公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无缘继承公爵之位的,可当时齐国内部由于齐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间的伦理事件而陷入了内乱,齐襄公为了和妹妹文姜幽会,甚至还派人把文姜的丈夫鲁桓公给杀了。虽然这时候的齐国实力强大,可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吧,所以很快齐襄公和齐国就众叛亲离了。
1. 齐襄公在温柔乡里还待不够,早就看不惯他所作所为的弟弟公孙无知就暗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国君,但公孙无知很快也被仇敌雍禀所杀,齐国权力出现了真空;
2. 此时的齐襄公的三子公子小白和儿子公子纠分别在莒国和鲁国避难,一听说此事后,两人立刻回国,结果公子小白靠着诈死骗过了公子纠派来刺杀的部下管仲,并星夜兼程赶回了齐国,在宗室高傒和上卿国懿仲的支持下登上了齐公之位,而公子纠则被鲁国处死,管仲被押回齐国,并得到齐桓公的赏识;
3. 齐桓公是靠着宗室和士大夫才能上位的,所以在他在位期间就大力重用宗室和士大夫,结果这两方势力逐渐强大,在齐桓公晚年昏庸的时候,五公子并立,各自率领自己的家族党羽争位,即所谓的“停尸不顾,束甲相攻”,齐国陷入了内乱之中。
结果公子无亏和易牙等人被高氏、国氏所杀,公子昭回到齐国为齐孝公,在其死后,其弟弟公子潘杀掉太子自立为齐昭公,在其死后,其弟弟公子商人再杀掉太子姜舍,自立为齐懿公,但很快又被士大夫所杀,迎立在卫国的公子元回国继位,为齐惠公,短短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齐国换了五位君主,每一次更换都伴随着严重的内耗而来,五公子是“皇位轮流坐,一个都没落下”。
齐惠公元继位后,齐桓公位之争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可是由于不信任宗室,齐惠公开始重用士大夫,可是此时以崔氏(姜子牙之子齐丁公的后代)、庆氏(公子无亏之后)等家族宗亲势力依旧强大,很快就把大权从齐惠公手里抢了回来。在各家族互相攻伐中,国佐联合高固驱逐了崔杼,把他赶到了卫国,后崔杼回国,杀公子牙拥立公子光,成为齐国执政,再杀太傅高厚,独揽朝纲。
之后崔杼因齐庄公染指自己的妻子,联合左相庆封再杀已经是齐庄公的公子光,立公子杵臼为齐景公,两年后左相庆封攻击崔氏,崔杼上吊自杀,被戮尸曝杀。在齐桓公死后一百年的时间里,齐国没有外忧但却内乱不断,早已经失去了齐桓公时期的霸主地位,在后期的春秋诸国纷争中也极少露面,甚至于不得不尊晋国为霸主以求外部无事,就连国力弱小的宋国都看不起齐国,自作主张地举行“弭兵之会”,确立了晋楚的霸权,而齐国只能跟在其后面唯唯诺诺。
虽然在齐景公时期有名相晏婴执政,加上齐景公本人也算励精图治,齐国重现了一个短暂的辉煌日子,可好景不长,齐国内部很快就发生了田氏代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