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现代社会公认最难学的语言。这种由民族带来的自豪感、自信感,让一些网民认为,日语、韩语是汉语的后代。因为日、韩两国的一些文字俨然就是汉字,或者发音与汉语相近。
特别是日语的发音与我国闽南语的发音,许多都极其相似。其实不用说闽南语,日语的一些词汇的发音和普通话也十分相似。比如自由读作ji yu;信念读作shin nen;天才读作ten sai。因为这种相似,一些人大喜,言之凿凿的说日语就是中文的方言!
这么说吧,别说我们这样认为,其实日本人自己心里都明镜似的光亮,他们就管这些发音与汉语相似的词叫汉音。不过这"汉音",充其量只能说是由汉语演变过去的,远远不能说是汉语的后代。
孔子周游列国
日本文明诞生的时间非常晚,孔子周游列国时期,他们还在穿着草裙、系着兽皮,用最原始的石器进行劳作和生产。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显著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在文化上,更是构造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百家争鸣"盛景。
同一时间正处在石器时代的日本,却连文字都没有产生。不过没有文字不代表这个文明没有语言。一个文明就算再落后,也会有独属于自身的、特殊的交流方式。日语就是这样的存在,它本就存在,和汉语并无关系。
日语
不过日语的语法,同朝鲜语、蒙古语以及中亚各突厥语类似,是一种动词后置且通过后缀决定句子含义的语言。这也是那些"大佐"口音的来源。
语法暂且不提,仅从字形看日文,不难发现日文的许多句子都是一些"圈圈偏旁"和汉字进行组合。这正是因为日本文明诞生的时间非常晚,最初根本没有文字,所以很容易被外来文字入侵。
但在日本脱离部落酋长模式后,汉传佛教传入日本,深深的影响到了日本人的思想。于是他们搞了大和政权,形成了一定规章制度的政权后,需要用文字来记录文明的发展,需要抄佛经、写史书。
佛教
仅凭日本现有的语言显然无法完成这些任务,于是,上层社会的人开始大量学习"塑料汉语",把东南沿海的佛经读音称为"吴音",把留学生带回来的长安音称为"汉音"。"吴音"与"汉音"和本土语言相融合,这才有了前面许多发音与汉语接近的词汇。
可是实际上,这些与汉语相似的词汇只是书面语用的多,日本的口语仍然是汉字词很少的纯日语。所以每个汉字,除了本身借去的吴音、汉音之外,还有强行用日语读的"训读"音。
佛经
所谓"训读"音,即是将我国古汉语演化成日语的发音。比如日语数字1、2、3的读法:1读作ichi,2读作ni,3读作san。中国古汉语1读作jit,2读作nji,3读作sam,发音基本上是相同的。
包括日本人自己也知道,这是来自于古汉语的发音。但是呢,在日语的构词中,1却读作hitotsu,2读作futatsu,3读作mittsu。与这些数字的发音完全不相同,构词和发音不同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日本的水读作mizu,但说水管的时候就是sui do。再比如日本的国名nippon或者nihon,也来自于古汉语的发音Nyit pun。
日语
发音与构词不同的这种模式,显然易见十分麻烦,日本人身处其中,自然也觉得麻烦无比。于是便有了我们今日看到的"圈圈偏旁"和汉字的搭配,这些本质上是一个个拼音字母。所以日本人称汉字为"真名",而这套字母表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