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人为何活着的时候,口含陶球,应该有三点原因

2020-09-13 08:43:17 作者: 东夷人为何活

在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考古遗址内,考古专家们发现,此处所埋葬的尸骨口内,多数含有相同规格大小的陶球。经过专家研究断定,此特殊现象很可能与三点原因有关。至于三点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文化,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因其坐落位置而得名。据放射性碳元素测定来看,大汶口文化的年代,距今约有6500至4500年,共延续2000年左右,被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在1952年时,大汶口文化遗址便已经被发现,并在日后被多次发掘。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早期人类聚居过程的展现,同时也为后世考古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资料。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数量繁多,其中尤以夹砂红陶和泥制红陶为主,灰陶与黑陶的数量则相对较少。更重要的是,除了大量的陶器之外,考古专家们还在遗址内找到数量不菲的石器、骨器等生活、生产用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大汶口既然是古人类文化遗址,则遗址内墓葬数量也同样惊人。大汶口遗址内墓葬分早、中、晚三期,三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内在联系。早期墓葬人群,多会以各种石器作为陪葬品,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生产工具的重视。至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墓葬内的陪葬品则大多数为禽畜类,说明当时人们的生活较为富足,畜牧业、渔业、农业也有了长足稳定的发展。

然而相比于其他古遗址不同,大汶口遗址内的古人遗骸,却同时展现出同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尸骨口内含有鸽子卵般大小的陶球。古人口含物品下葬,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反,各个时代的王公贵族都有过口含异物下葬的经历。西汉时期流行一种“玉葬”的模式,下葬者不仅要身穿金缕衣,而且还要在口中放入一枚玉含,以此作为“防腐”的利器。在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也曾以口含夜明珠的形式下葬,此种下葬方式无疑是一种对自身生前地位的表现与证明。

不过反观大汶口内墓葬尸骨却不然,虽然这些尸骨都在口内含有陶球,但是其牙齿磨损程度极高,与去世年龄完全不符。一开始的时候,考古专家们执着地认为,陶球完全可能是一种单纯的陪葬品,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根据尸骨牙齿的磨损程度来看,陶球也许并不是简单的冥器,而是当时人们平日里常用的器具,并且是一种长时间含在口内的物品。

此时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大汶口居民为何要口含陶球呢?其实关于这一特殊现象,考古专家们提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看法一:

如果从古人的生命观而言,健康的活着是最大的奢侈。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医学水平程度也不高,于是,人们便将健康的希望寄托于各种奇怪方式上,口含陶球便是其中之一。可能在古人的意识中,于口中含住陶球,可能对治疗牙科疾病存在很大帮助。与此同时,口含陶球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潮流风尚,继而令大多数人牙齿磨损严重,非但不能更好的治愈牙科疾病,反倒是增添了牙病的困扰。

久而久之,人们开始意识到口含陶球的危害,继而主动地对其疏离,以至于逐渐摒弃这一陋俗。

看法二:

对于口含陶球的现象,一些考古专家也同时提出了另一种想法,即口含陶球源自于当时人们的信仰。在东夷部落中,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认为东夷人的祖先是一只大鸟,他们都是卵生的,因此,这些人都以大鸟作为自己的图腾。商族始祖之母简狄为有嫆氏女,相传她吞鸟卵“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而商族又源于山东,故此而言,东夷部落中女人口含陶球,应该是以陶球类比鸟卵,期望自己多多生育。毕竟在当时的社会之中,人口劳动力的数量,决定着生产资料的多寡,也令种族延续得以继续繁荣昌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