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中国古代的传世之名画之一,作为一个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在作者张择端细腻的笔触下,跨时代的向我们展示了北宋都城的繁荣,生动的描绘了商业发达的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商业、民俗、建筑等形象的第一手资料,意义非凡。
《清明上河图》采用的是国画常见的长卷形式,宽24.8厘米,长就达到了528.7厘米。
在这样一幅画卷中,作者就塑造了众多形态各异、衣着不同的人物,但是关于人物的具体数量,说法却不尽相同,据统计,最常见的说法是500余人、815人,还有的更夸张,说是达到了1695人。
除此之外,还有牲畜六十多、房屋三十多栋,再加上木船、推车、植物等,规模庞大。作者利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手法,将这些数量庞大的事物融合在一起,非常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
但是,这里面确有个非常奇怪的问题:既然在《清明上河图》中内容如此丰富,称得上是包罗万象,连马、羊这种常见的动物却很少见到,反而是驴子这种动物充斥在汴梁城的角落里,加上骡子的话大概是有46头,马则有区区20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实际上,了解北宋的处境就很好理解了。
当时的北宋重文轻武,又极力发展商业贸易,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军事实力却是越来越弱,是典型的民富国弱,在这样的形势下,北方的少数民族就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迅速的成长了起来,并且具有着能和宋朝抗衡的实力,面对着经济发达的宋朝,渐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知道,游牧民族的"靠天吃饭"的生活的模式非常的不稳定,面对富饶的中原地区就有了战争的冲动,于是早早的就做了准备,要削弱对手的战斗力,马和羊就在这份名单之中。
由于马这种动物是一种常见的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备物资,打仗的时候根本就离不开它,除此之外,羊皮更是做营帐、军服的好材料。
所以,游牧民族的也早早的限制了马与羊的出口。
既然中原地区这么富裕,为何不自己养殖马与羊呢?
实际上,曾经这么做过,在华中养殖,但是由于地形地貌和社会形势的原因,环境不适宜再加上农业经济的限制,往往花大价钱养殖出来的马匹十分的瘠劣,远不如在草原上的健壮有力,事倍功半,慢慢的就被放弃了。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也不得不加紧对于马和羊等战备物资的管控。由于物资金贵和稀少,所以像是这种东西是远远轮不到老百姓们去使用的。
所以说,在《清明上河图》马的出现频率自然是不如那些易于养殖的动物高了,张择端的画作无意间透露了宋朝的军事机密,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画作的文学价值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