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被钉在国家耻辱柱上的奸臣,像秦桧、赵高、魏忠贤等等,都是被大家编成故事,世世代代唾弃的人物,那就会有人发出疑问了?像这种十恶不赦的恶人,为什么皇帝就丧失了判断能力,对他们言听计从,被他们愚弄于鼓掌之间呢?而忠臣无论是对皇帝宝座,还是对国家治理,国家安定还有周围附属国制约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怎么着也比奸臣有用的多呀,按说皇帝应该喜欢忠臣,依赖忠臣,排斥奸臣呀,可为什么说皇帝爱奸臣惧怕忠臣呢?但翻阅历史卷宗,观看历史影视剧作品,听历史故事,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代皇帝很宠爱奸臣,但是很惧怕忠心耿耿的大臣,甚至对很多忠臣是恨,想方设法把忠臣从眼前清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忠臣的忠心,不仅仅体现在忠于君主,也就是当时的皇帝上,有三种大体状况,第一种是为自己的理想买单,追求流芳百世;第二种,是忠于社稷,并不等同于忠诚皇帝,也就是我对当时朝廷忠诚,但我不单单对某一个皇帝忠诚;第三种就是虽然忠诚于皇帝但是做人没有人性,皇帝对这三种忠臣,还是比较忌惮的,下面,给大家展开说说这三种类型的忠臣。
第一类忠臣,忠于自己的理想型的,在封建时代,当官,就两个目的,一个是求财,为了赚钱,另一个就是求名,对于古代正直的良臣来说,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第一个目的,就是求财,四处搜刮老百姓的辛苦钱肯定不是这类忠臣的做法,那他们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就是追求名,他们追求的名气,还不是像现在社会那些明星一样,绚烂一时,风光全球,他们是为了被当做忠臣典型记录在史书上,得以流芳百世,在古代,极其看重家族名声和个人名声的影响下,导致了这些忠臣把自己在历史上的名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历史上,有一个忠臣就因为追求名利而给自己和家人朋友带来灭顶之灾,这个人名字叫做方孝孺,朱元璋死后,继位的是孙子朱允炆,结果他的四叔燕王朱棣不服气,起兵谋反,把建文帝朱允炆推下皇帝宝座自己当上了皇帝,这个时候,朱允炆下面有个有名的文臣方孝孺也被抓了起来,当上皇帝的朱棣下面有一个谋士跟朱棣说过,他们早晚会攻下南京,取得胜利,我劝您不要杀方孝孺,因为他可以算是现在第一文人,他死了以后,对文化损失太大,您不杀他,正好看出您的大度,收买人心,朱棣一听,也同意了,方孝孺被带到朱棣跟前,朱棣说,我不仅不杀你,我还要重用你,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要帮我写一份关于我上位的诏书,朱棣起兵,他写了讨贼檄文,现在,朱棣心想解铃还须系铃人,他想让方孝孺帮助自己洗清逆臣贼子的名声,结果,方孝孺听到这话,开始哭哭啼啼,边哭边说,自己没有做好先帝对自己的嘱托,朱棣听到这些话,说我其实是效仿周公辅佐周成王的做法,方孝孺说那要按这样来说周成王死后应该立周成王的儿子为皇帝呀,朱棣说我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定,方孝孺又说,可是皇帝还有别的直系亲属呀,意思是,你就是图谋篡位,意欲谋反,别找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了,别拿周公打马虎眼。朱棣一听,我这好声好气和你说,你在这说这些没用的,啰啰嗦嗦,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你在这儿操什么心,你就给我把继位诏书写了,我还能放你一条生路,没想到,方孝孺一气之下把笔摔到地上,大声辱骂他,朱棣气的气不打一处来,说,你就不怕朕诛你九族,方孝孺听完,仰头长啸,诛九族算不得什么,诛十族才叫本事,结果朱棣真满足了他的“请求”,株连十族,连方孝孺的学生故交也难逃一死,方孝孺的名节终于在这些人的“陪葬”下被保全了。
第二类,就是忠于国家,但不忠于君主,这一类忠臣确实是胸怀天下,热爱国家百姓,可这一类忠臣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认为江山和百姓比皇帝重要,但是封建制度对臣子最重要的一条要求就是忠君,你这都君为轻了,谈何效忠君主,比较典型的就是魏征,魏征和李世民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一个敢于直言,一个善于纳谏,真是一段佳话,魏征敢直言进谏就是因为他更看重国家,一开始魏征跟李建成说李世民有雄韬大略,野心勃勃,我们应该早做防范尽早除掉他,但他并没有把魏征的话看得很重,等到他意识到李世民的威胁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说魏征认为国家没了,我们作为战俘就得死,可主子死了,我们这些手底下的人只是有点难过而已,从古至今,良臣才可用,忠臣只不过是能安守本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