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留下一条后路可保大明不亡,可崇祯忘的很彻底,结果惨遭灭国

2020-09-14 17:20:08 作者: 朱棣留下一条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他上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下有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建立在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间的一个汉族政权,明朝的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君王。后世人给他们的评价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实早在明朝的建立初期,明朝的统治者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它的开端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所引导的,因为他的皇帝宝座是从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夺取的,他一方面是不愿离开自己的老巢北京,另一方面当时的北方确实还不算平静,所以在他的主导下迁都北京。

朱棣这个人历来颇受争议,一方面他为了抵抗削藩,公然反抗当时的皇帝,虽然一路打着清君侧的口号,但是这也无法掩盖他篡权的事实。另一方面在他当政期间,确实也励精图治,解决了有效的打击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对大明王朝还是有一定贡献的,关键的是他还曾留下一条后路,可保大明不亡。

这条后路就是在迁都北京后,保留了南京作为陪都的地位。因为当时的蒙古势力在北边依旧十分的强大,自己镇守北京是为了振奋军心,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决心,可是北京距离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还是太近了,万一一不留神有个差池,丢了北京,那岂不是动摇国之根本,于是他留下了南京,算是给大明留下的一条退路。

可说来也奇怪,朱棣的后代都继承了朱棣的决心,虽然有几次少数民族兵临城下,但明朝皇帝都秉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气,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化解,南京作为陪都也默默的存在了两百多年。

可是200多年后,明朝的崇祯皇帝继位,他虽然计斩魏忠贤,但是依然挽救不了大明王朝的颓势,面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关外的八旗官兵,他分身乏术,在危急的时刻他把老祖宗朱棣留给大明的那条后路忘得一干二净,他们有选择南迁,而是选择了自缢身亡。

倘若他迁都南京将会有怎样的局面呢?当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速度更快,从西边的陕西陕西一代,一路向北京进攻,北京沦落农民起义军手里也是迟早的事。而满清八旗从被向南打,也就被吴三桂隔着一道山海关,最终的目标也是北京城。

要是崇祯及时的撤出北京,赶往南京指挥全国的军事运动,胜利的一方是崇祯也不是没有就可能的事情。当时明朝除了损失北京城外,顶多是丢掉一些领土。但是大明在南方还有上百万的军队。况且李自成打下北京后,自然会遇上满清的八旗军。。

精锐的八旗军遇到数量庞大的农民起义军自然会两把俱伤。反观明朝方面,崇祯毕竟是公认的皇帝,只要他不死,就不至于出现南明那样分崩离析的现象,他可以指挥江北四镇几十万的大明军队,一举剿灭两败俱伤的大顺军和清军,最终坐收渔翁之利益。

然而这一切都是猜想,历史不容假设。他没有选择南迁而是选择了自杀殉国,他只是受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祖训的影响,全然忘记了200多年前朱棣不废除南京作为陪都的意义,最终导致了生死国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