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败涂地的雍熙北伐:北宋举全国之精锐,却因将星云集而失败?

2020-09-14 22:42:53 作者: 一败涂地的雍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在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16州"而发动北伐。举国上下的精兵强将倾巢出动,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一路高歌猛进,虽然一开始屡次获胜,但最终却落得惨败的下场,宋军北伐之行到底为何会惨败呢?为收复燕云16州,精心准备,择机而动,宣告失败

想要找出雍熙北伐失败的原因,我们需要先简单地了解一下雍熙北伐的战争背景。

后唐时期一个名为石敬唐的节度使勾结契丹,以割让燕云16州为条件换取契丹扶持他登基称帝,燕云16州自被割让给契丹后,在北宋之前还没有中原政权将燕云16州夺回。

后晋高祖石敬唐画像

因为燕云的战略意义——中原地区在北方的天然屏障,所以石敬唐割地的行为给当时中原地区的北宋政权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威胁,为了解除这种受威胁的局面,可以说收复"燕云16州"是势在必行之事。

在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980年),宋太宗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在宣告失败之后,北宋很快就进入了第2次北伐的准备状态。

燕云16州地图

宋太宗认真总结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教训,而且还与其臣子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才确定了"雍熙北伐"的战略。在这几年间,北宋在边境地区屯兵聚粮加固城防,又疏通河道整顿漕运,宋太宗本人也勤于朝政,积极宣传要发起战争之事,举国上下都积极备战了好几年,似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在太平兴国七年九月二十四日(982年10月13日),35岁的耶律贤在大同焦山行宫病逝,由他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耶律隆绪的母亲萧太后摄政,当时萧绰萧太后刚刚30岁,耶律隆绪也只有11岁。

辽国蜡像

在辽朝统合元年,改国号为大契丹,当时在西南的党项十五部趁机反叛攻击边境,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东边的女真各部落也蠢蠢欲动。宋太宗一看"大契丹"的局势可是高兴坏了,这不是东风来了吗?

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精心准备又发现了"大契丹正是国力虚弱的好时机",宋太宗便正式发起了雍熙北伐,但却以失败而告终。我认为雍熙北伐最终失败,其实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北宋对唐末常出现的局面矫枉过正,二是宋太宗误判了当时辽国(后来萧太后改国号后称大契丹)的局势,三是"将星云集"导致无人统筹战略。

影视剧《燕云台》萧太后形象矫枉过正致军事实力偏弱

而雍熙北伐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矫枉过正致军事实力偏弱。即北宋对唐末五代十国常常出现的"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局面矫枉过正了,宋太祖为避免北宋重蹈唐朝覆辙而在军事上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措施。

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先是用"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开国猛将的兵权。而一些地位稍低的军官职位也有他设定的标准,那就是资历较浅且容易被自己驾驭。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使得军权都归于中央,而这就导致北宋并无真正的强将。

影视剧《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形象

宋太祖不仅将兵权收归中央,更是在军事上实行"更戍法"。就是将士需常加以易置和调换,最后导致将领与士兵之间互不了解。于是将领无法做到"知人善用",士兵也做不到"誓死效忠",这就从整体上削弱了北宋军队的作战能力。

因为宋军军事实力偏弱,所以二十万宋军未必就能抵得过"大契丹"十几万人的军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