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万城:流沙湮没的匈奴王“铁城”古代匈奴族遗留的唯一都城

2020-09-15 12:00:22 作者: 中国统万城:

中国统万城:流沙湮没的匈奴王“铁城”古代匈奴族遗留的唯一都城遗址

■ 文/本刊辑

史书记载,公元413年,匈奴族后裔的夏国君主赫连勃勃来到这里,被这里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赞叹到“美哉斯阜,临光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见若斯之美。”于是,他耗巨资,征民夫,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余人,历史7年,筑都城于朔方水,(今红柳河),之北、黑水(今纳林河)之南,寓统一天下,居临万郡”之意,将此地取名为“统万城”。

无坚可摧的铁城

九月的红柳河,河水盈床,两岸一片黄绿景象,沿着河走,从红墩界镇白城子村越过红柳河,向北一千米,我们来到了被风沙包围的统万城遗址。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夏国的都城,统万城依东而西分为外敦城、东城、西城,当地人成为头道城、二道城、三道城。外墩城周长4900余米,城垣走向不规则,东城周长2566米,面积37万平方米,西城周长2470米,面积近37万平方米。

据考古研究,皇宫在西城,官府衙门在东城,市民百姓居外墩城。城的四面都有突出城外且高于城垣的墩台,以西南面最高,十几里外就能看到,由此不难想象,当年建在墩台上面的楼阁外观是多么的壮观。

由于筑城材料的优良和验收方法的严格,统万城极其坚固,虽迭遭人为破坏和千年的风吹日晒,仍保持着挺拔俊伟的历史风貌,城墙至今还坚硬无比。当年筑城,匈奴人用大砂、粘土、石灰分筑而成,其坚“可砺刀斧”。据史料记载,筑城的土都经过蒸熟。筑成后用铁锥刺土法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刺者。也许是当年不计工本,至今我们看到的城墙遗址还铁骨铮铮。看着一片荒凉的当年都市,觉着历史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从历史上看,匈奴人是一个游牧民族,骑在马背上纵横驰骋,逐水草而居,且居无定所,其机动性使得大汉王朝伤透了脑筋。按理说他们是不屑也不习惯筑城的,其游牧的性质使得他们筑城也毫无意义。匈奴人与中原统治者对峙数百年,从来就没有留下城池的记录。可是,“统万城”的存在打破了人们的一般判断,匈奴人不仅筑城,而且能建筑很坚固的城。当今保存下来的城墙,大都属于明代维修过的,时光流失了数百年的砖石城墙居然没有这近两千年的夯土城墙结实。匈奴人不仅留下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城池,还给后代留下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他们为什么要不惜工本建这么牢固的一座城池呢?

退一步说,匈奴人与中原兵戎相见,尝到了汉民族的高墙大城的威力,他们有了财力和人力的时候,也要照葫芦画瓢筑城。可即使就是筑城,一般规律也得在自己国土纵深的地方建设首都。经历了西汉和东汉,匈奴人已经领教了汉民族的军事力量和文化渗透能力,汉武帝曾经使用匈奴的战术,奇兵快马,横扫北部草原和大漠,将匈奴人追逐到至今的贝加尔湖以北的地方。虽然后来两家修好,战争状态解除了,但匈奴人居然就选择了一个与汉族亲密接触的地方,修筑了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城池。城池再坚固,那也经不住长期围困,抗不住坚持攻打,“统万城”建在边境,匈奴人的深谋远虑令人费解。

“统万城”地处毛素沙漠南缘,滩较大,滩上长满了一丛丛沙柳、小白杨,白褐色的土地在蓝天映衬下显得很空旷、寂寥。导游介绍,这里过去植被丰茂,成片的大树遮天蔽日。蒙古、宁夏外族人时常藏在森林伺机刺杀大夏族士兵,守城将领顾虑安全下令将树木全部焚烧,从此,统万城就被沙漠侵毁。如今,统万城西北隅的敌楼仍然高达24米,像一座纪念碑一样屹立在沙漠之中。可也有说法,当年统万城就是建筑在沙漠边缘,主张筑城的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对于此地的赞美,正是看到了沙漠地区河流经过的自然现象。

赫连勃勃的野心

在诸方割据而战争频繁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为什么把都城选在鄂尔多斯高原南缘的统万城呢?首要原因还是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宜于发展畜牧业经济。从文献记载可知,在统万城以北五、六里开外额地方,由于来自东南方向额风雨,致使“扬沙晦冥”,可见当时的风沙还是比较大的。考古资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975年至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统万城城址勘测发现:“城址建筑物废墟的瓦砾层上,是原生自然堆积的细砂,钻探13米,已深入到城墙根基之下,仍是一色的黄砂,这证明砂是筑城前就有的了。”基于此,五胡十六国时期,统万城极其附近的土壤应以沙质土为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