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之外的真实:古代王朝难破三百年,周朝为何能延续八百年?

2020-09-10 09:49:18 作者: 传说之外的真

其次,春秋时期诸侯国需要周王室这个标志物的存在,以协调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尽管周王室起不了作用,但是称霸的诸侯国,需要王室“Logo”。

再次,战国时期的周王室完全隐形,对诸侯国不形成任何伤害,就像一个土财主,随时可以被“打土豪”。“无害生物”的特性,居然让周王室顶着天子的空名头,度过了孤独的二百年。

周朝不仅是一个王朝,它代表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如果我们不把周朝仅看作一个王朝,而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就不会惊叹于它的漫长。中国的历史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阶段、邦联制阶段、封建制阶段和帝制阶段。

1.原始氏族阶段

一般把黄帝之前的人类历史,视作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从伏羲氏至黄帝时期,前后约2700年(约公元前7724—前5008年)。

2.部落联盟阶段

从黄帝、炎帝、蚩尤,到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时期,就是部落联盟阶段。这个阶段虽然还没有形成国家机器,但是部落联盟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爆发,大约经历了3000年左右(约公元前5090—前2085年)。

3.邦联制阶段

部落邦联制,是指以各大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时代。一般是指从大禹,到夏商二朝,历时1050年(约公元前2103—1046年)。

4.封建制阶段

封建制阶段,是指以土地分封建邦为特征的国家治理结构模式,是典型的农耕文明表现形式。周王朝就是封建制结构模式,历时800年(公元前1046—前221年)。

5.帝制阶段

随着秦国兼并六国,宣告分封制结构的终结,一个新的政权治理结构诞生——郡县制。郡县制就是帝制结构的典型特征,是农耕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历时2132年(公元前221—1911年)。

以上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飞跃,是社会生产力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积累过程。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每一个阶段几乎都经历了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回望这个历史进程,我们惊讶地发现,封建制居然只有短短的八百年!

巧合的是,封建制阶段,仅仅只有一个王朝——周朝。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比如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后,郑国足够强大,它代替了周朝,建立“郑朝”。分封制结构虽然不变,可是其内部必然经历一次改朝换代后的再发展过程,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同样,晋国不被分裂,而是取代“郑朝”,分封制会不会再次得到强化呢?这样一来,整个封建社会很可能被延长到一千多年,而帝制结构时代很可能被大大压缩。

其实欧洲的历史就是这样,他们的封建制结构非常稳定,极大地遏制了更先进的“郡县制”王权集权时代,最终反而促使工业文明更容易破茧而出。

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周王朝历经八百年一点都不长,反而显得很短。

周王朝的文化塑形,是王朝长寿的思想根基

即便如此,我们也忍不住要问:为什么周朝能“独霸”一个历史阶段?为何没有出现“郑朝”、“晋朝”?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而言之,是周王朝时期的文化塑形,为王朝的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我们发现,封建社会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彻底破产了,而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却起源于那个时代,两千多年不衰,且愈加稳固。

比如宗法社会不在了,可宗法制所规定的继承法则长期有效。再比如诞生于封建结构的儒家思想,不光是帝制社会的精神核心,至今依然发挥着相当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没有周王朝的思想文化沉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人。

周王朝虽然逐步衰退了,可是它所诞生的思想,却是维护社会结构超稳状态的利器,在生产力越低下的社会,它压抑震荡的功效越显著,对结构稳定的效能越明显。

我们发现,最终破坏这种超稳结构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思想的破溃——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列国都试图变法图强,各类补锅匠纷纷出炉,可是无一例外地囿于封建制思想内部的修补,所以,他们注定突破不了结构性的限制,必然失败。唯有商鞅变法,彻底打碎了分封制,构建了全新的社会治理结构,所以分封制从秦国破溃,周王朝终结。